matlab二元函数偏导在某一点的切线_[杂谈]从积分看微分,再到卷积核求偏导做边缘检测...

本文探讨了积分与微分在边缘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数学分析引入了一种利用积分定义求导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处理中,实现了对图像边缘的有效检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8d0c62b46947c7a535ded2a4ac8e3254.png

前言

这两天刷数分、高代题(虽然我开学大四,但因一些情况,我需要gap一年才会考研,今年不考,所以有时间做点闲题~~)。 发现一个用反常积分+极限的方式,可以计算一个函数的极限。题中的条件令我突然想到之前机器学习课里,讲一些边缘检测的内容。各种各样卷积核,什么Laplace算子、Gauss-Laplace算子。将灰度处理后的图片看作是一个地形图,那么边缘便是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

再想到对求导定义的理解,倘若对

卡到一定大小的话( 误差小于某一值时按照任意小来处理),没有什么起伏的地方就视为平坦,有一定起伏的地方就视为有变化。求导之后,视为平坦的地方就变成0了,有起伏的地方就非0。其实,考虑函数可微性还需要基于一定的拓扑才行,一般在“图片函数”的拓扑中,可以认为都是可导的(不可导的老师也没讲啊2333)。

最后,这篇文章属于偏向数学的。但我又想把这种理解——“积分-微分-边缘检测”这个整体给表述出来。谈的有点多、杂,奈何学识有限,有些地方理解/表达不是那么准确,望指出。

大致内容:从积分角度进入,通过一些积分的特殊结果引出求导,给出一些代数角度的理解。最后简单说说关于边缘检测中的理解。

目录

  • 铺垫积分的内容
  • 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视积分为具有某性质的作用
  • 从代数角度来看微分
  • 二元离散情形

铺垫积分的内容

这里我打算先给出我对“定积分”算子意义上的理解,以便于后面继续探讨~

有句话说得好,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

对于积分,可以理解是一种“连续指标”下的求和,换做一种向量的视角下

陆艺:聊一聊【向量】视角下的函数(例子:傅里叶变换)​zhuanlan.zhihu.com
6ec458365ef202a2944ba37e9780ba6f.png

(该文意在抛出一种 向量-函数 的观念)

就是一个向量,与某个数量向量的内积了,即对于积分

可以看做这两个向量的内积
然后再令

当然,这些讨论的是Riemann积分,其实Riemann积分还可以看作是对函数的“条形图”求面积。

Lebesgue积分呢?其实就是对函数的“直方图”求面积啦。

Riemann求积分的过程显然是个按”数组“顺序求和的过程,但是Lebesgue积分,更像按照dict这个类型求和(注:dict为python中的一种数据类型,键对应值,而键不具有顺序。)

好,铺垫到此为止,下面说说关于积分的玩法~


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视积分为具有某性质的作用

高中时,我们都学过哲学(不是哲♂学)。其中,里面有句话说:“人区别于其他物的表现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如果要通过“积分”来体现出主观能动性的话,仅停留于表面还是不行的(背个定义、考个期末),还需要对“积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行。当然 ,胡思乱想、乱用概念也是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所以,咱们首先需要知道积分能有哪些”高级“性质(一般教科书上的线性性质、两个中值定理还有不等式关系这里暂且不谈,因为和主题关系不大)。下面,通过几道题来观察它的”高级“性质(题目比较简单涉及证明的地方可以自行忽略,即“证明:......QED”之间的内容)。

这道题,先摆出来证明过程,再说背后原理。

上连续,则有:

证明:

通过计算发现

所以,原来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
即证明极限
处连续。所以
,当
充分小时,在
上,
可以看做是
,即 可以令
从而,对于第一个积分
对于这样的
,第二个积分则有
时,命题得证。

QED

其实,对于这种定积分参数带极限的问题,就拿这题来说,可以做如下的思考。

将变量进行替换,再做一步整理

然后,通过简单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则有

5aaf31aeb37d94e375b78c1bd6e8f4c6.gif
g为某个连续函数(虽然画的在0处不那么连续,,,忽略它。。)

能发现,随着

减小,
在图像上会不断向右移动。但是要清楚一点,
并不随之变化。也就是说,如果
在闭区间上连续,根据连续定义,
附近的
某一程度上,都可以用
来表示。(其实极限这种东西又可以看做一种对“商空间” 的定义(高阶无穷小的函数空间),这样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模”233 :陆艺:模形式随记(一)序)

假设,在

中,
。当
不断缩小时,原先的
会不断增大。因为是取的极限,姑且将超过这部分的极限商去。

也就是说,当

足够大,
以常数
形式遍布整个积分区间
。那也许有人问,不对呀,不管
再怎么大,它应该
不下去吧?但是别忘了,还有这个东西
与之作乘法,也就是说,当
向右平移到某个值时,剩下的有界部分,直接就
置零了!(我之所以说“置零”,是因为这种表述方式更具有主动性。表示:“并不是这个函数本身乘完后是零”而是“通过人为构造,使之称为0”)

最终结果,就是:”取函数的0处的值,并扩大了

同样的一些问题还有几个,我先列出来,证明的内在思路是差不多的,表述上会有所不同,这里就不再去细讲了。

上可积,
周期的函数,在
上可积,则有

按照上面所讲的,可以想成把

的原像拉的足够开,然后与周期函数“点对点”相乘后求和,对于每一点,相当于扩大/缩小了
.
例(Riemann-Lebesgue引理)
上可积,
周期的函数,在
上可积,则

这里

不再
非负,不过,一个函数可以表达为:非负函数+负函数之和的形式。从而借助上一个命题得证。将周期函数换为正余弦函数,就成了傅里叶第n项展开,随之右侧也变为0,同时揭示该展开的一般项收敛。据说,该引理对于傅里叶分析、信号处理领域有所应用。
上可积,
为周期的函数,在
上可积,则

该命题可以看作是上一个命题的推广,不过极限是针对于实数的。证明上可以先:有理数成立

对足够大的实数满足”
差的绝对值任意小“。该命题为傅里叶变换(区间段上)的收敛性做了铺垫。
例(Riemann定理)
上绝对可积,
为周期的函数,在
上可积,则

证明上,借助上一命题,只需要考虑积分区间足够大之外的部分即可。

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在区间上对某一个函数进行积分可以记为

所以,对于第一个例子,可以看成

(充当泛函的作用~)

下面,是我特别想要说的,就是用积分来表示求导

上连续的函数,如果该函数满足
上可微函数,则

证明:

通过替换变量,等式左边可以成为

然后根据
可以有
此处
相对于积分来说是常数。

然后往导数方向凑凑 ,根据

.也就是说需要证明

成立。那它为什么成立呢?

因为

,所以积分上下限为
。 当
足够小的时候,根据可微条件与
可以得出
QED。

所以,这种积分变换,可以用符号

来表示,即

(令

即可满足条件)

从代数角度来看微分

先提两个概念,一个是线性空间,一个是线性映射。

要知道数学中,最原始的概念应该是集合,所谓空间、代数、格、模、域、环还有群,都是在集合上不断添加性质猜得到的。正所谓:“世上本无路,有了腿才有了路”~

对于域上线性空间就是对两个封闭运算(加法、数乘)满足:加法交换、结合,含有幺元、零元、加法逆元;数乘上,满足”一数分配两个向量“、”两数之和分配一个向量 、“一次数乘可分成两数先后相乘“。

于是乎,

  • 几何空间中所有以原点为起点所有向量组成的几何,对于向量加法和数量乘法成为
    上的一个线性空间。
  • 上所有
    元有序组组成的集合
    ,对于矩阵的加法与数量乘法,成为域
    上的一个线性空间,称为域
    维线性空间。
  • 数域
    上矩阵组成集合
  • 多项式组成的集合
    (可以限制次数小于
  • 复数域
  • 所有
    上的函数

当一个集合里的元素,满足线性性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基(base)”来表达任意一个点了,而且是唯一的。如果基有限,那么只需要研究好基就能挖掘好空间性质。

对于空间的表示,既然是具备线性性质了,那么也可以用一根一根的线来表达:

4db9e2f754899be0b41a6c5971714c9f.png
简略的示意图

对于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是指具有齐次性和可加性的映射,前者一般表示从一种空间到另一种空间映射,后者指空间到自身的映射。就好像:一张纸烧成灰与一张纸变成纸飞机的区别。

在数学分析中,有个东西角泰勒展开,将一个函数,在局部意义下写成一个多项式的情形。将超过某一个

的部分商去(误差项
)。

所以不妨先来看看多项式空间

中的微分算子

对于基为

分别对应
为向量 的每一位。譬如

于是,用矩阵表示该算子即为

发现,这也是个主对角全部为0的Jordan块,所以幂零指数为

当然,对于不同的基,微分算子的矩阵表示也会有所不同,这里就不多去叙述。

对于一元函数的线性表示——向量,来做求导, 这个算子是可以的。

那么对于二元函数——矩阵,这个怎么求导呢?


二元离散情形

一般的卷积定义为

可积。

9834259a1f72f3f0e1907e687a13cbe9.gif
t=A时的卷积

离散的情形就是

相应的

用一个二元函数来表示某一张图,

为两个有限整数集,即函数
可以当成函数来看,用矩阵表示则为

当变量超过原像(可以看成有限点组成的格)的时候,按零来处理。

对于这篇文章的封面,画成图,即

29f47cb0e8d2eaa13e7e59f2b220fe56.png
文章封面的灰度地形图

回顾之前所说的用积分定义的求导

上连续的函数,如果该函数满足
上可微函数,则

能发现,这两个矩阵

,
(sobel算子)对原始图像做卷积,正好(其实概算子的条件多了)满足上面这三条定义,联系二维离散函数的表示,可以看做分别对x、y求偏导的算子(其实这个算子有个往正交方向两侧平滑的过程在里面的,完全求偏导的算子我有点拿不准,网上也没搜到,所以就没放上来。。)。

关于这种检测的实验结果,可以搜索其他人的文章(边缘检测)即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