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ysql事务的4个层次: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有4个,由低到高依次为Read uncommitted(未授权读取、读未提交)、Read committed(授权读取、读提交)、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取)、Serializable(序列化)
4.迭代器和生成器:
生成器是迭代器的一种。
生成器:以yield结尾,用next()调用,每次调用一次,产生会一个值。
迭代器:需要自定义iter()方法,当调用到最后一个值之后再调用会抛出StopIteration 异常。
总结:有yield的函数就是生成器。
5.可变对象和不可变对象:
可变:list、dict、set
不可变:strings,unmber,tuple
6.装饰器的作用:
为已经存在的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eg:写一个计算时间的装饰器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
def warper(*args,**kwargs):
start = time.time()
func(*args,**kwargs)
end = time.time()
return end-start
return warper
@timer
def function(a):
time.sleep(2)
return [x for x in range(a)]
print(function(10000))
7.mysql索引:常用的有两种,MyISAM 和 InnoDB。其区别及如何选择:
区别:
InnoDB 支持事务,MyISAM 不支持事务,回滚将造成不完全回滚,不具有原子性。
InnoDB 支持外键,而 MyISAM 不支持。
InnoDB支持行级锁,而MyISAM只支持表级锁。
MyISAM支持全文索引
选择:
因为MyISAM相对简单所以在效率上要优于InnoDB.如果系统读多,写少。对原子性要求低。那么MyISAM最好的选择。且MyISAM恢复速度快。可直接用备份覆盖恢复。
如果系统读少,写多的时候,尤其是并发写入高的时候。InnoDB就是首选了
8.GIL的作用:
多线程情况下必须存在资源的竞争,GIL是为了保证在解释器级别的线程唯一使用共享资源(cpu)
9. MySQL删除一张表
DROP TABLE table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