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和联系

本文详细解读了OSI七层协议,从物理层的比特传输到应用层的报文处理,介绍了各层设备与数据格式。重点讲解了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以及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递路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OSI七层协议:

层数设备数据格式
一层:物理层设备:网卡,光纤,集线器数据格式:bit 位
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交换机数据格式:frame 数据帧
三层:网络层(IP)设备:路由器 路由转发和地址解析数据格式:packets 数据包
四层:传输层(TCP/UDP)设备:网关数据格式:TCP:segments 报文段 UDP:datagrams 数据报
五层:会话层
六层:表示层
七层:应用层数据格式:报文(message)
  1. 假如你是一个网络上的操作系统。在1层和2层工作的网卡将通知你什么时候有数据到达。驱动程序处理2层帧的出口,通过它你可以得到一个发亮和闪光的3层数据包,作为操作系统,你将调用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序处理3层数据。
  2. 如果这个数据是从下面发上来的,你知道那是发给你的数据包,或者那是一个广播数据包 (除非你同时也是一个路由器 不过,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3. 如果你决定保留这个数据包,你将打开它,并且取出4层数据包。
  4. 如果它是TCP协议,这个TCP子系统将被调用并打开这个数据包,然后把这个7层数据发送给在目标端口等待的应用程序。这个过程就结束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路由器:寻址,转发(依靠 IP 地址)
交换机:过滤,转发(依靠 MAC 地址)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转发数据,但是不同之处是,依靠的地址不同,这是一个根本区别!
路由器内有一份路由表,里面有它的寻址信息(就像是一张地图),它收到网络层的数据报后,会根据路由表和选路算法将数据报转发到下一站(可能是路由器、交换机、目的主机)
交换机内有一张MAC表,里面存放着和它相连的所有设备的MAC地址,它会根据收到的数据帧的首部信息内的目的MAC地址在自己的表中查找,如果有就转发,如果没有就放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