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
定义 | 描述 |
---|---|
TCP | 只有在确认通信对端存在时才会发送数据,实现了数据传输时各种控制功能,可以进行丢包时的重发控制,还可以对次序乱掉的分包进行顺序控制,提供可靠的通信传输。 |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 将应用程序发来的数据在收到的那一刻,立即按照原样发送到网络上的一种机制,用于让广播和细节控制交给应用的通信传输。 |
端口号 | 程序地址,识别在传输层上一层的应用层中所要进行处理的具体程序。 |
套接字(socket) | 可以设置对端的IP地址、端口号,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
知名端口号 | HTTP、TELNET、FTP等,0-1023的数字分配而成。 |
连接 | 各种设备、线路,或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应用程序为了相互传递消息而专有的、虚拟的通信线路。 |
使用五个信息来识别一个通信:
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协议号、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有一项不同,就被认为是其他通信。
TCP特点
TCP通过检验和、序列号、确认应答、重发控制、连接管理以及窗口控制等机制实现可靠性传输。
特点 | 描述 |
---|---|
确认应答(ACK) | 当发送端的数据到达主机时,接收端主机会返回一个已收到消息的通知。(ACK——“嗯”,NACK——“咦?”) |
序列号 | 按顺序给发送数据的每一个字节(8位字节)都标上号码的编号。 |
重发控制 | 在一定时间内没有等到确认应答,发送端就可以认为数据已经丢失,并重发。 |
连接管理 | 在数据通信开始前做好通信两端之间的准备工作。一个连接的建立与断开,正常过程需要来回发送7个包才能完成。 |
最大消息长度(MMS:Maxomum Segment Size) | 三次握手的时候,由两端主机之间计算得出。 |
窗口控制 | 确认应答不再以每个分段,而是以更大的单位进行确认,转发时间大幅度缩短。 |
流控制 | 让发送端根据接收端的实际接收能力控制发送的数据量。 |
拥塞控制 | 慢启动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