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doudouxiaoye/p/5831449.html
http://www.cnblogs.com/hustcat/archive/2009/10/28/1591648.html
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1277123/article/details/72627011
MySQL索引的类型
1. 普通索引
最基本的索引
2. 唯一索引
与普通索引类似,不同的就是:索引列的值必须唯一,但允许有空值(注意和主键不同)。如果是组合索引,则列值的组合必须唯一,创建方法和普通索引类似。
写多读少的场景,不推荐使用唯一索引,用应用程序保证唯一性
3. 全文索引(FULLTEXT)
MySQL从3.23.23版开始支持全文索引和全文检索,FULLTEXT索引仅可用于 MyISAM 表;他们可以从CHAR、VARCHAR或TEXT列中作为CREATE TABLE语句的一部分被创建,或是随后使用ALTER TABLE 或CREATE INDEX被添加。////对于较大的数据集,将你的资料输入一个没有FULLTEXT索引的表中,然后创建索引,其速度比把资料输入现有FULLTEXT索引的速度更为快。不过切记对于大容量的数据表,生成全文索引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非常消耗硬盘空间的做法。
4. 单列索引、多列索引
多个单列索引与单个多列索引的查询效果不同,因为执行查询时,MySQL只能使用一个索引,会从多个索引中选择一个限制最为严格的索引。
5. 组合索引(最左前缀)
平时用的SQL查询语句一般都有比较多的限制条件,所以为了进一步榨取MySQL的效率,就要考虑建立组合索引。例如上表中针对title和time建立一个组合索引:ALTER TABLE article ADD INDEX index_titme_time (title(50),time(10))。
SQL什么条件会使用索引?
当字段上建有索引时,通常以下情况会使用索引:
INDEX_COLUMN = ?
INDEX_COLUMN > ?
INDEX_COLUMN >= ?
INDEX_COLUMN < ?
INDEX_COLUMN <= ?
INDEX_COLUMN between ? and ?
INDEX_COLUMN in (?,?,...,?)
INDEX_COLUMN like ?||'%'(后导模糊查询)
T1. INDEX_COLUMN=T2. COLUMN1(两个表通过索引字段关联)
SQL什么条件不会使用索引?
查询条件 | 不能使用索引原因 |
INDEX_COLUMN <> ? INDEX_COLUMN not in (?,?,...,?) | 不等于操作不能使用索引 |
function(INDEX_COLUMN) = ? INDEX_COLUMN + 1 = ? INDEX_COLUMN || 'a' = ? | 经过普通运算或函数运算后的索引字段不能使用索引 |
INDEX_COLUMN like '%'||? INDEX_COLUMN like '%'||?||'%' | 含前导模糊查询的Like语法不能使用索引 |
INDEX_COLUMN is null | B-TREE索引里不保存字段为NULL值记录,因此IS NULL不能使用索引 |
NUMBER_INDEX_COLUMN='12345' CHAR_INDEX_COLUMN=12345 | Oracle在做数值比较时需要将两边的数据转换成同一种数据类型,如果两边数据类型不同时会对字段值隐式转换,相当于加了一层函数处理,所以不能使用索引。 |
a.INDEX_COLUMN=a.COLUMN_1 | 给索引查询的值应是已知数据,不能是未知字段值。 |
注: 经过函数运算字段的字段要使用可以使用函数索引,这种需求建议与DBA沟通。 有时候我们会使用多个字段的组合索引,如果查询条件中第一个字段不能使用索引,那整个查询也不能使用索引 如:我们company表建了一个id+name的组合索引,以下SQL是不能使用索引的 Select * from company where name=? Oracle9i后引入了一种index skip scan的索引方式来解决类似的问题,但是通过index skip scan提高性能的条件比较特殊,使用不好反而性能会更差。
|
我们一般在什么字段上建索引?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需要对业务及数据充分分析后再能得出结果。主键及外键通常都要有索引,其它需要建索引的字段应满足以下条件:
1、字段出现在查询条件中,并且查询条件可以使用索引;
2、语句执行频率高,一天会有几千次以上;
3、通过字段条件可筛选的记录集很小,那数据筛选比例是多少才适合?
这个没有固定值,需要根据表数据量来评估,以下是经验公式,可用于快速评估:
小表(记录数小于10000行的表):筛选比例<10%;
大表:(筛选返回记录数)<(表总记录数*单条记录长度)/10000/16
单条记录长度≈字段平均内容长度之和+字段数*2
以下是一些字段是否需要建B-TREE索引的经验分类:
| 字段类型 | 常见字段名 |
需要建索引的字段 | 主键 | ID,PK |
外键 | PRODUCT_ID,COMPANY_ID,MEMBER_ID,ORDER_ID,TRADE_ID,PAY_ID | |
有对像或身份标识意义字段 | HASH_CODE,USERNAME,IDCARD_NO,EMAIL,TEL_NO,IM_NO | |
索引慎用字段,需要进行数据分布及使用场景详细评估 | 日期 | GMT_CREATE,GMT_MODIFIED |
年月 | YEAR,MONTH | |
状态标志 | PRODUCT_STATUS,ORDER_STATUS,IS_DELETE,VIP_FLAG | |
类型 | ORDER_TYPE,IMAGE_TYPE,GENDER,CURRENCY_TYPE | |
区域 | COUNTRY,PROVINCE,CITY | |
操作人员 | CREATOR,AUDITOR | |
数值 | LEVEL,AMOUNT,SCORE | |
长字符 | ADDRESS,COMPANY_NAME,SUMMARY,SUBJECT | |
不适合建索引的字段 | 描述备注 | DESCRIPTION,REMARK,MEMO,DETAIL |
大字段 | FILE_CONTENT,EMAIL_CONTENT |
如何知道SQL是否使用了正确的索引?
简单SQL可以根据索引使用语法规则判断,复杂的SQL不好办,判断SQL的响应时间是一种策略,但是这会受到数据量、主机负载及缓存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数据全在缓存里,可能全表访问的时间比索引访问时间还少。要准确知道索引是否正确使用,需要到数据库中查看SQL真实的执行计划,这个话题比较复杂,详见SQL执行计划专题介绍。
索引对DML(INSERT,UPDATE,DELETE)附加的开销有多少?
这个没有固定的比例,与每个表记录的大小及索引字段大小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个普通表测试数据,仅供参考:
索引对于Insert性能降低56%
索引对于Update性能降低47%
索引对于Delete性能降低29%
因此对于写IO压力比较大的系统,表的索引需要仔细评估必要性,另外索引也会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只通过索引访问数据-组合索引
有些时候,我们只是访问表中的几个字段,并且字段内容较少,我们可以为这几个字段单独建立一个组合索引,这样就可以直接只通过访问索引就能得到数据,一般索引占用的磁盘空间比表小很多,所以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磁盘IO开销。
如:select id,name from company where type='2';
如果这个SQL经常使用,我们可以在type,id,name上创建组合索引
create index my_comb_index on company(type,id,name);
有了这个组合索引后,SQL就可以直接通过my_comb_index索引返回数据,不需要访问company表。
还是拿字典举例:有一个需求,需要查询一本汉语字典中所有汉字的个数,如果我们的字典没有目录索引,那我们只能从字典内容里一个一个字计数,最后返回结果。如果我们有一个拼音目录,那就可以只访问拼音目录的汉字进行计数。如果一本字典有1000页,拼音目录有20页,那我们的数据访问成本相当于全表访问的50分之一。
切记,性能优化是无止境的,当性能可以满足需求时即可,不要过度优化。在实际数据库中我们不可能把每个SQL请求的字段都建在索引里,所以这种只通过索引访问数据的方法一般只用于核心应用,也就是那种对核心表访问量最高且查询字段数据量很少的查询。
MySQL索引的优化
-
分页查询很重要,如果查询数据量超过30%,MYSQL不会使用索引。
-
单表索引数不超过5个、单个索引字段数不超过5个。
-
字符串可使用前缀索引,前缀长度控制在5-8个字符。
-
字段唯一性太低,增加索引没有意义,如:是否删除、性别。
哪些情况需要建索引:
-
主键,唯一索引
-
经常用作查询条件的字段需要创建索引
-
经常需要排序、分组和统计的字段需要建立索引
-
查询中与其他表关联的字段,外键关系建立索引
哪些情况不要建索引:
-
表的记录太少,百万级以下的数据不需要创建索引
-
经常增删改的表不需要创建索引
-
数据重复且分布平均的字段不需要创建索引,如 true,false 之类。
-
频发更新的字段不适合创建索引
-
where条件里用不到的字段不需要创建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