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函数式編程

本文介绍函数式编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在Python中的应用,包括高阶函数、闭包、匿名函数、装饰器及偏函数等内容,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特性简化编程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函数式编程简介

函数:function

函数式:functional 一种编程范式

 

特点:

把计算视为函数而非指令

纯函数式编程:不需要变量,没有副作用,测试简单

支持高阶函数,代码简洁

 

Python支持的函数式編程:

不是纯函数式編程:允许有变量

支持高阶函数:函数也可以作为变量传入

支持闭包:有了闭包就能返回函数

有限度的支持匿名函数

 

变量可以指向函数:

>>> f=abs

>>> f(-20)

 

函数名其实就是指向函数的变量。

>>> abs=len

>>> abs([1,2,3])

 

2 高阶函数

能接受函数作为参数的函数

变量可以指向函数

函数的参数可以接受变量

一个函数可以接受另一个函数作为参数

能接受函数作为参数的函数就是高阶函数

def add(x, y, f)

   return f(x) + f(y)

add(x, y, abs)

 

3 map()函数

Python內置的高阶函数,接受一个函数f和一个list,并且通过把函数f依次作用在list的每個元素上,得到一个新的list并返回。

def f(x)

    return x*x

map(f, range(1,10))

 

4 reduce()函数

参数为一个函数f,一个list。函数f接收两个参数,reduce()对list的每个元素反复调用函数f,并返回最后结果。

def f(x, y)

    return x + y

reduce(f, [1,3,5,7,9])    #25

 

5 filter()函数

参数为一个函数f,一个list。函数f的作用是对每個元素进行判断,并返回布尔值。filter()根据判断结果对False的元素进行过滤。

def if_odd(x):

    return x%2==1

filter(is_odd, [1,2,3,4,5])    #[1,3,5]

 

刪除None或者空字符串

def is_not_empty(s):

    return s and len(s.strip())>0

filter(is_not_empty, ['test', None, ' ', 'End'])

 

strip()的作用:刪除字符串首尾的空白字符。

 

6 sorted()函數

参数为一个list,一个函数f。函数f接受两个参数x和y,如果x应该排在前面,则返回-1;如果y应该排在前面,则返回1;如果相等则返回0。

>>> sorted([36, 5, 12, 9, 21])    #[5, 9, 12, 21, 36]

 

def reversed_cmp(x, y)

    if x == y

        return 0

    else

        return -cmp(x, y)

>>> sorted([36, 5, 12, 9, 21], reversed_cmp)    #[36, 21, 12, 9, 5]

 

7 返回函数

def f():

    print 'call f()...'

    def g():

        print 'call g()...'

    return g

>>> x=f()    #调用f()

call f()...

>>> x    #变量x是f()返回的函数

<function g at 0x1037bf320>

>>> x()    #x指向函数,因此可以调用

call g()... 

注意区分返回函数和返回值

 

延迟计算

def calc_sum(lst):

    def lazy_sum():

        return sum(lst)

    return lazy_sum

>>> f=calc_sum([1,2,3,4])    #调用calc_sum()并没有计算出结果,而是返回函数。

>>> f

<function lazy_sum at 0x1037bfaa0>

>>> f()    #对返回的函数进行调用时,才计算出结果

10

 

8 闭包

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和外部定义的函数是一样的,只是他们无法被外部访问。

内层函数引用外层函数的变量,然后返回内层函数的情况,称为闭包(Closure)。

闭包的特点:

返回的函数还引用了外层函数的局部变量,所以要正确使用闭包,就要确保引用的局部变量在函数返回后不能变。

def count():

    fs=[]

    for i in range(1, 4)

        def f():

            return i*i;

        fs.append(f)

    return fs

f1, f2, f3 = count()    #此時调用f1、f2、f3的值都返回9

 

 

def count():

    fs=[]

    for i in range(1, 4)

        def f(j):

            def g():

                return j*j;

            return g;

        fs.append(f(i))

    return fs

f1, f2, f3 = count()    #此時调用f1、f2、f3的值返回1,4,9

 

 

9 匿名函数

 

关键字lambda表示匿名函数,冒号前面的x表示函数参数。

匿名函数的限制:只能有一個表达式,该表达式就是返回值。

>>> map(lambda x : x*x, range(1, 10))

>>> sorted([1,5,3,6], lambda x,y : -cmp(x, y))

>>> myabs=lambda x : -x if x < 0 else x    #返回匿名函数

>>> filter(lambda s :s and len(s.strip()>0), ['test', None, ' ', 'END'])

 

 

 

10 decorator装饰器

 

问题:定义了一個函数,想在运行时动态增加功能,有不想改动函数本身的代码。

示例:希望对下列函数调用增加log功能,打印出函数调用:

def f1(x):

    return x*2

def f2(x):

    return x*x

def f3():

    return x*x*x

 

高阶函数:可以接受函数作为参数;可以返回函数;接受一個函数,对其包裝,然后返回一个新的函数。

def new_fn(f):

    def fn(x):

        print 'call' + f._name_ + '()'

    return fn

>>> g1=new_fn(f1)

>>> print g1(5)

>>> f1=new_fn(f1)

>>> print f1(5)

 

装饰器

Python內置的@语法法就是为了简化装饰器的调用

@new_fn

def f1(x):

    return x*2

 

装饰器的作用

极大简化代码,避免为每个函数编写重复性代码

打印日志:@log

检测性能:@performance

数据库事务:@transaction

URL路由:@post('/register')

 

 

编写无参数的decorator

Python的decorator本质上就是一个高阶函数,它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然后返回一个新函数。

使用decorator用@語法,可以避免手动编写f=decorate(f)这样的代码。

要让decorator自适应任何参数定义的函数,可以利用Python的*args和**kw,保证任意个数的参数总是能正常调用。

*args是非关键字参数,用于元组;**kw是关键字参数,用于字典。

def log(f):

    def fn(*args, **kw):

        print 'call' + f._name_ + '()...'

        return f(*args, **kw)

    return fn

 

例子:编写一个@performance,可以打印出函数调用的时间。

import time

def performance(f):

    def fn(*args, **kw):

        t1 = time.time()

        r = f(*args, **kw)

        t2 = time.time()

        print 'call %s() in %fs' %(f._name_, t2-t1)

        return r

    return fn

 

@performance

def factorial(n):

    return reduce(lambda x,y:x+y, range(1,n+1)

print factorial(10)

 

 

编写带参数的decorator

如果有的函数非常重要,希望打印出'[INFO]call xxx()...';有的函数不太重要,希望打印出'[DEBUG] call xxx()...'。

这时,log函数本身就需要传入'INFO'或'DEBUG'这样的参数,类似这样:

@log('DEBUG')

def my_func():

    pass

 

上面定义翻译成高阶函数调用,就是:

my_func=log('DEBUG')(my_func)

 

再展开一下就是:

log_decorator=log('DEBUG')

my_func=log_decorator(my_func)

 

亦即:

log_decorator=log('DEBUG')

@log_decorator

def my_func():

    pass

 

def log(prefix):

    def log_decorator(f):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 '[%s]%s()...' %(prefix, f._name_)

            return f(*args, **kw)

        return warpper

    return log_decorator

 

完善decorator

由decorator返回的函数的信息与被装饰的函数的信息不同,可以利用Python內置的functools来将原函数的所有必要属性一一赋值到新函数上,如__name__,__doc__等。

import functools

def log(f)

    @functools.wrap(f)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 'call ...'

        return f(*args, **kw)

    return wrapper

 

需要指出的是,无法获得原函数的原始参数信息。

 

 

 

11 偏函数

 

当一个函数有很多参数时,调用者就需要提供多个参数;如果減少参数个数,就可以简化调用者的负担。

>>> int('12345')

>>> int('12345', base=8)

>>> int('12345', 16)

 

假设要转换大量的二进制字符串,每次都传入int(x,base==2)非常麻烦,可以定义一个int2()函数,默认把base=2传进去。

def int2(x, base=2)

    return int(x,base)

>>> int2('101010110')

 

functools.partial就是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偏函数的。

>>> import functools

>>> int2 = functools.partial(int, base=2)

>>> int2('101010110')

 

例子:忽略大小写排序。

>>> import functools

>>> sorted_ignore_case = functools.partial(sorted, cmp=lambda s1,s2:cmp(s1.upper(), s2.uppe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