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spring框架非常流行,主要就是因为它的Ioc、DI、AOP特性,但是之前一直不清楚这三个东西都是干啥的,今天通过度娘挨着查一遍,记录下来,方便自己回顾。记性不好的人简直了,感觉记不住就找不到工作了。。。。
1. IoC控制反转
所谓控制反转,就是把原先我们代码里面需要实现的对象创建、依赖的代码,反转给容器来帮忙实现。也就是说,以前我们需要创建和销毁的对象,现在由spring来帮我们做,IoC自动帮我们管理(包括创建和销毁)。所有创建的类都会在spring中进行注册,所有你只需要告诉spring你需要啥,它就给你返回啥,返回的和你希望的不一致时,就会抛出异常。
2. DI 依赖注入
IoC会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这就是靠DI来实现的。比如对象A需要操作数据库,以前我们总是要在A中自己编写代码来获得一个Connection对象,有了 spring我们就只需要告诉spring,A中需要一个Connection,至于这个Connection怎么构造,何时构造,A不需要知道。在系统运行时,spring会在适当的时候制造一个Connection,然后像打针一样,注射到A当中,这样就完成了对各个对象之间关系的控制。A需要依赖 Connection才能正常运行,而这个Connection是由spring注入到A中的,依赖注入的名字就这么来的。那么DI是如何实现的呢? Java 1.3之后一个重要特征是反射(reflection),它允许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动态的生成对象、执行对象的方法、改变对象的属性,spring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注入的。
3 AOP 面向切面
AOP作为面向对象编程的一种补充,广泛应用于处理一些具有横切性质的系统级服务,如事务管理、安全检查、缓存、对象池管理等。
AOP 实现的关键就在于 AOP 框架自动创建的 AOP 代理,AOP 代理则可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大类,其中静态代理是指使用 AOP 框架提供的命令进行编译,从而在编译阶段就可生成 AOP 代理类,因此也称为编译时增强;而动态代理则在运行时借助于 JDK 动态代理、CGLIB 等在内存中"临时"生成 AOP 动态代理类,因此也被称为运行时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