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红利分配的两种方式
一般来讲,开放式基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分红,也就是给基金持有人返还一些资金。
从理论上来讲,基金分红有下列条件:1,基金分红应采用现金形式,每年至少一次,分红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2,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亏损后,才可进行当年分红;3,分红后,基金净值不能低于原面值,也就是1元;4,符合基金契约的相关规定。
对于这些分红的资金,原持有人可采用红利再投资的方式再投入到基金中,也可采用现金分红的方式提现。在我们购买基金的时候,都会要求选择红利分配的方式,也就是红利再投资或现金分红。
红利再投资,就是将分得的现金红利继续投入该基金,增加原基金的持有份额,不断滚动,扩大投资规模。对于这种再投资,一般基金管理公司是不收取申购费的,他们非常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本基金。如果投资者看好这一基金,我也非常乐意建议采用红利再投资方式。但如果我们需要现金或者平衡投资组合,就应该选择现金分红方式,因为现金分红是不收取基金赎回费用的。大多数基金公司都会允许投资者随时更改分红方式,无论通过网络或者柜台,都很容易进行分红方式的更改。
基金分红未必是好事
很多朋友,尤其是刚刚投资基金的朋友非常喜欢分红,甚至很多人还关注是在分红前购买基金好,还是分红后购买基金好。其实基金分红并不是那么诱人的。
分红是基金公司给我们的奖金还是红包?实际上都不是。分红不过是把本来就是我们的钱,又还给了我们自己,不过是把左口袋里面的钱放到右口袋里面而已。
有过基金分红经历的人都知道,分红后净值会下跌,而且分多少跌多少,分得越多,跌得越狠。例如,一个原来净值1.5元的基金,分红方案是每10份基金分红0.1元,也就是1份分红0.01元,那分红后的净值就变成了1.49元。实际上我们的总资产并没有任何变化。
为什么分红后基金净值会跌呢?比如分红前,一个基金有25亿份,净值是2元,总资产就是50亿元。如果是10份分10元的巨额分红,就是分掉25亿元的红利,这时候基金的总资产就变成了25亿。25亿的资产,25亿份的基金,当然净值只有1元了。
2006年11月以来,很多基金公司注意到市场的不成熟性,为了降低基金的净值,他们充分利用分红可以降低净值的这个特性,就来个“巨额分红,净值归一”。例如原来1.6元净值的基金,分掉0.6元,这样净值就回到了1元。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净值归一”,让那些患有“净值恐高症”的投资者购买他们的基金。这个道理其实和基金分拆和基金复制是异曲同工,就是为了扩大基金的申购规模。
当然,由于市场的不可预见性,也许在基金巨额分红后,市场大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巨额分红可以保护投资人利益。但如果在持续的牛市当中,巨额分红却会损害原来投资人的利益。其中的原因是为了分红,基金不得不卖掉大量本来可以继续上涨的股票。而且为了准备这些巨额的分红资金,基金公司必须花很长时间调整仓位。
还有一个问题是,基金的分红公告都是在这些分红资金到位以后才公布的,也就是已经既成事实,基金持有人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其利益已经被损害了。而且,由于净值归一,会有巨量新资金进入,这样在分红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基金的证券仓位会很低,几乎和一个新基金的情况差不多,原来成熟的老基金的优势几乎全部丧失。
总之,基金是否会分红,并不是一个在基金购买中的关键问题。基金分不分红,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另外,红利再投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如何看待基金分红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8-11 10:51:25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