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好英文。: ~8 i& y$ a5 l0 z
如果你想显得比其他工程师知道的多,当然要学习英文。因为那些所谓“先进技术”都还没翻译成汉语呢,即便有些能在网上找到中文版本,你怎么知道那个翻译的人水平一定比你高。那种把“模块化设计”翻译成“活动地板”的文章,看了不如不看。
如果你想靠薪水养家糊口甚至改善生活,相信我,英文流利的工程师比那些水平相当但只懂中文的工程师至少要贵一倍以上。
u; b3 ^
二、学好汉语
很多工程师之所以选择工程师这个职业,就是因为这个工作“自主性”更强,但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需要交流的社会。交流能力对工程师来说,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不重要,无论你是售前还是售后。
大学毕业证不代表你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在哪些你职业生涯的“贵人”面前的表达能力。当然,这一半是你的错,一半是那些“贵人”的错,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实在没时间认真琢磨你到底想表达什么。相信我,越是“贵人”,越是凭感觉做判断。5 n' g! D5 P- A1 f( q# L, |

三、适应混合文化* v$ t0 s4 e$ P' G9 c7 V. ^4 ?
我们整天面对的“高科技”大多是美国的泊来品,难免伴随着美国的文化风格。但我们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与这些“高科技”共舞,所以平衡其中的文化差异是一门功课。当然你的老板从来不会考察你这方面的能力,学会自我检查吧。我的感觉是:学习美国风格的实用和直接,但没必要学习它的粗糙和莽撞。9 u* j' ^, `1 d# I% f. d: z; h

四、理解Title的意义9 M+ V% V8 d9 y+ g
我曾经见过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名片上赫然写着“资深计算机科学家”。我不会因此尊重他,相信你也不会。
交谈之后,我发现这位“科学家”在某一领域确有些造诣,于是我开始鄙视他所在的公司。. U7 C3 w! v! |; y+ L; b
理由是1)如果没有看到这个Title我大概会更尊重他;2)这个Title对他本人的作用更糟,估计下一个工作肯定要降格以求了。! N9 E- d3 I; I+ h8 `

五、做职业的人
你的老板如果拼命给你分配工作,先别恨他。他的确是在剥削你,这是事实。但在羽翼丰满之前,与其忙着找猎头,不如试着主动帮他更好的剥削自己。这样你很快就会有机会改变工作环境,甚至有机会开始剥削别人。. j0 P% v2 c7 S8 R5 T  _' j
如果老板对你很好,也别得意,记住他是老板。7 H. Y( s7 ~7 o1 o0 Z- @3 r8 ~; K
$ l3 F7 r7 h: r( {
六、梦想不是坏事,但也不必认真
关注的事情太广泛,就会分散精力,当然这并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尤其对那些自信满满的人来说。真正麻烦的是,想法多的人内心的痛苦就多,不信就问问你身边的“成功者”。0 G, X  u/ Z2 g
所以还是把大多数梦想当爱好吧,只留一两个作为追求足够了。
七、要努力更要注重方法
 无论是英文单词,还是技术名词,都没必要刻意背诵,多关心,多接触才是重要的。那些主要的都会经常出现,你自然会记住,那些不常出现的,不记也罢。4 O: ~$ Z/ D9 w  |; r
嘴里冒出个生僻的名词也许能让你一时出众,但也就仅此而已。这连昙花的毛都算不上,而且搞不好还有负面效应。千万不要热衷于此!9 J( U# t! }$ i

八、基本概念很重要3 U5 E4 q% X/ N9 I
不要以为别人的沉默代表你的正确,也不要苦恼别人总是不把你的问题当问题,更不要对着参差的信息一头雾水。也许你在试图讨论房子的时候,还没正确理解砖头。1 w. j" U4 k" l9 x3 A$ G: }+ n) o( B: W
向别人讨教基本概念一点也不丢人,至少比不懂装懂强多了。就算真的有人流露出鄙夷的神色,那也多半是因为他自己其实也不懂,又生怕别人看出来。. k8 h  G* }# B% W9 n8 q
还有一点也许你还没注意到:那些所谓“高手”、“专家”,跟我们相比,其实也就是基本概念更清晰一些罢了。" r/ i9 _* ?. F; N/ ]/ G# O2 J

九、实践出真知; S8 r) L. b) j# ?/ o) S# t" O
刚入行就发现有人说这个好,有人说那个棒,这的确是件头痛的事。你如果指望看文档就能分辨是非可就大错特错了。% a$ Q0 y+ Q7 Q' _3 u& N& l
写文档的人大多“屁股决定脑袋”还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是没人比你更清楚你自己的实际环境和状况。! m- U/ z# K1 H9 E4 _

十、注意别人的想法
不要想当然的把自己的想法当成别人的。1 X* a- ?# x3 [
如果你是售前,无论你对自己的方案、ppt或者proposal多么满意,都要在拜访客户之前尽可能找人交流,根据反馈认真修改几次。不要嫌给你提意见的人外行,因为你所拜访的客户很可能也一样外行。
如果你是售后,一定要时刻记住你在用户现场的任务就是完成任务,而不是多么漂亮的完成任务。只要不搞丢数据、实现该实现的功能、达到该达到的性能,几乎没人会关心你的脚本程序是写了20行还是2000行。“研究工作”还是等回到公司再做吧。
j6 Q0 \  w
另外,偶而想想后路
工程师是青春饭,跟演员一样。过了40岁还在做工程师或演员的人,不是太成功,就是太不成功。虽然现在你还不想做销售或者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很快你就会想了。当然,我承认那不是所有人的选择,更不能算“最好的选择”。* m$ N& V5 r,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