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绩效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

文章探讨了ERP系统绩效的两个层面:'第一绩效'与'第二绩效'。'第一绩效'指应用ERP系统后,管理效率的直接提高;'第二绩效'则涉及ERP系统应用后的企业整体机制、机能提升。两者既矛盾又统一,需深入解析以推动ERP系统应用的成功。


    依据ERP系统绩效和企业管理整体的相关性,将其划分为第一绩效第二绩效第一绩效是指应用ERP系统后,企业管理借助ERP系统强大信息 处理及整合能力从而使管理效率提高,直接即可产出的绩效。第二绩效ERP系统应用之后,企业管理随ERP信息系统同步提升。即企业管理主动变革与先 进ERP系统配套产出的绩效,也就是两者充分集成协同一致后产生的绩效。

    ERP系统绩效突出,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也是该系统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但是。由于有第一绩效第二绩效之分,进而就延伸出了理论绩效事实 绩效之间的矛盾冲突;假如该矛盾在企业内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企业应用ERP系统之后事实产生的绩效贴近理论绩效,则ERP系统应用获得成功;相反, 若该矛盾发生激化,企业应用ERP之后事实绩效很小,与理论绩效相差太远,即ERP应用遭到失败。

    ERP系统应用的理论绩效事实绩效既矛盾又统一,要对这一矛盾冲突进行深入解析,还需更进一步探析。第一绩效先天不足性和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

    (一)第一绩效的先天不足性

    正确理解ERP系统第一绩效的限制性,有利于解析我国近年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以便及时采取更有效的办法解决该问题。

    ERP系统第一绩效限制性,是由管理信息系统本质属性所决定。ERP信息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它作为现代化信息工具为企业管理 提供全面服务。因ERP系统具有数据处理技术的先进性及高度整合性,企业管理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脱节问题得以很好解决,使得各相关子系统之间最终达 到了无缝隙衔接。在一定层次上解决了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数据重复叠加信息传递不畅问题,进而可以在诸多方面提高信息系统效率,也大大降低 了信息使用成本。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所有相关信息一次输入系统后,所有相关的子系统能共享。这就在一定层次上解决了企业原有数据重复收集的缺陷。 其次。因信息产成品的最终使用者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这样,即便ERP系统能够产出高品质信息,也极有可能因为实际经营管理中没有能够科学 应用,致使其效果大为降低。显而易见,ERP系统也仅是为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提供了条件,但如果企业管理无应用高品质信息能力。也就无法产生理想 的系统绩效。因此,ERP系统的第一绩效存在先天不足性。

    (二)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

    集成协同是指组成整体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乃至同步发展提升的互动活动。不管系统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只要客观上系统存在,集成协同的问题就必然存在。

    “第二绩效的集成协同性是指ERP系统的第二衍生绩效是因为信息系统革新而促进企业管理整体的机制、机能。提升,最后出现的产物。换言之, 该。第二绩效不是仅由企业内部某一个子系统通过独立升级就能够发生的成果。而是由企业各子系统及各部门乃至各业务职能环节同时提升且集成协作的 最终产物。也就是指企业整体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层次、管理文化、管理方法、管理职能等必须革新来适应进步的ERP信息系统,达到企业管理与ERP真正集成 协同,才能更为彻底挤出”ERP系统潜在的第二绩效

文章转载自【一凌网SAAS平台http://china-saas.com/a/ERPqijianban/提供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lingnet/blog/30640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