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智慧停车不是一蹴而就 需多方合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通知,旨在通过明确土地使用性质、鼓励多元化投资等方式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通知强调政府在停车场规划中的作用,并提出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引入智能停车技术和民间资本的具体措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政策的通知》。《通知》相较于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具体要求上有了更加明确的细化。其中提到的诸多内容与调研采访中了解到的信息十分契合,无疑可以将《通知》视为对停车市场运行状况的一个回应。  

首先是土地问题

解决停车难最终无法绕开土地,土地关系到停车的根本问题——空间。此次《通知》对涉及建设车库的土地进行了明确:其一,明确停车场用地性质,并对用地划拨以及供后管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二,明确政府在停车场建设规划中的牵头作用,突出停车设施规划调控中政府的统筹作用;其三,在现有土地上,鼓励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已有空间,对停车设施进行分层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是产业化问题

政府在停车场建设中有力所不及之处,一是资金,二是技术。目前成熟的智能停车企业有技术有资金,就看政府如何撬动民间资本了。本次《通知》释放积极信号,“在不改变用地性质、不减少停车泊位的前提下允许配建一定比例的附属商业面积,具体比例由属地城市政府确定,原则上不超过20%”,“鼓励路内停车泊位和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实行特许经营”等举措,给予民间资本更大的盈利空间。

未来停车产业化的发展仍需政府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管理惩治违章违规停车行为,保障停车市场的正常运营。此外,政府也可以将车位补贴作为撬动民间资本的砝码,吸引更多有技术有能力的企业进入到停车场建设中来。

城市智慧停车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把公众、企业、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拧成一股“希望之绳”,才能共同服务于城市智慧停车的建设。正如北京市规划委城市规划院交通规划所主任工程师张晓东所说,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停车领域必然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改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