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作的起因 [编辑]
今天凌晨一点,踢完球回到实验室,下午要讲 MPLS ,虽然已经很熟悉,但还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思路,所以又作了一下课程准备,两点的时候准备回去休息了,去 CCNP 课室巡查了一下,发现 Movie-Time(ITAA实验室周末例行活动) 还没结束,最后排有个学员正看得津津有味,他刚才跟我们一起踢得很累,本应该早早休息,准备明天的实验,为什么这个时候还在看电影呢,我就把他喊到了电梯间,跟他聊起来。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这个学员来了好几个月,实验也在敲,做完了一遍,但是回过头也忘得差不多了,他跟我说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学习,我跟他说你的根本问题是没有学习的压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学习压力是怎么来的 [编辑]
什么是学习压力,我没办法用言语向大家传递这种压力,因为大家没切身感受到,可能是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在社会中历练过,也可能是所处的境况一直很顺利,因此一直认为学习是个很轻松的过程。有些学员在考完 ie 后投入了工作岗位,开始时把自己想得很高,认为是 CCIE 了,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酬,等真正碰到实际问题了又束手无策,谁问都不懂,一下子心理落差就出来了,不敢面对这样的局面,不敢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期望像学校一样,有人跟你耐心讲解,有人给你一步一步作教导,总而言之,对自己能力的认同又降到了最低。  

 

我真的很想给所有学员制造出学习压力,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一间很牛的集成公司的老总这样看待实验室里走出来的 CCIE ,他们是敲版本的 CCIE ,他们是 PaperIE ,不过反正便宜,他们能接受,只是不作 CCIE 看待而已。我当时为了挽回面子,这样回复他,学员们也付出了数以百计的实验时间,也曾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他们有着对技术的狂热和憧憬,如果没有这个证书,他们一直碰不到他们渴望着的工作机会和项目机会,我倒觉得我们交出来的是有意志品格的 ie ,至于是不是 Paper ,那要过两年才知道。

 

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学员真的能做到有数以百计数以吨计的实验量吗,真的有通宵达旦去解决一个问题吗,真的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考试费用吗。谁能把考 ie 当作一个工程项目来看待,版本需求就是客户的需求,你要发挥出你的才能去满足他,考官就是客户,你要用你的语言和行动去打动他,说服他,并且把这样的能力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

 

安全实验室流行一句话, CCIE is nothing but shit ,借鉴过来, CCIE 本身不能意味着你有什么价值,一次 pass 和一次 fail 也不是你能力的评估标准,你的价值是体现在你能承担多大的责任,你的能力是体现在你有多少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办法。

 

没有学习压力,就不会有内心中强烈的对知识的渴望,就不会有持续不懈的学习激情,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就不会有碰到任何外界阻挠仍然坚定不移地砍下 CCIE 的信念,更不可能有在碰到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的实际行动。不从实验室阶段就不断地折磨自己,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哪怕考完CCIE 出来,还是只能长期停留在技术的最低层。
从我的经历谈起 [编辑]
ITAA 需要给学员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呢,需要给学员创造如何的磨练条件呢?我想从我的经历谈起。

 

我的大学本科学的是化学,做了四年的瓶瓶罐罐实验,毕业后抱着一种找赚钱捷径的心态进入市场,做地产经纪,做期货经纪,做食品销售,自己开电脑公司,总是没办法赚大把的钱,有时一个月的收入只是 600 元,后来还长时间的没有收入,那时特别怕别人请吃饭,而且是好朋友请吃饭,一是不好意思买单的时候一声不哼,二是自己要是掏钱回请,那这个月怕要饿肚子了。

 

解决生活问题成了第一头条,我选择了老老实实走技术路线,毕竟还有一份爱好在。当时的消息渠道也不畅通,就找招聘广告看看什么职位需要什么技能, 2000 年初的时候 MCSE 还未烂,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全日在家看书,找了台旧 pc 做实验,硬是把 MCSE 6 门考试啃了下来,每门考下来的分数是 70-80 分,而且时间经常不够用,奇怪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半个小时就交卷,而且总是 90 多分,开始知道了有 Bible 这个东西。我的付出有了回报,开始有了第一份 IT 工作, 4k 以上,幸亏没有找 Bible ,才能应付工作中的各种复杂局面,当时对 MCSE 的迷信就是公司里的网络问题有了 MCSE 就都能搞掂。

 

工作期间听说 CCNA 一个小时的价值是 1500 元,只是在一台 Cisco 路由器上配静态路由,我就毫不犹豫报了 CCNA ,几个月的学习,接触到传说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熟悉了各种接口命令,知道了 CCIE 是网络界的最高认证,也怀着极其崇拜的心态参加了几个由 CCIE 演讲的产品专题会议。 CCNA 考试顺利通过,我也开始了我的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班课程,我觉得自己回到了一种技术狂热状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我对知识的渴求。

 

2001 年公司转营其他项目,我又被投入了求职大军,这次招聘广告对一些职位要求的描述是 CCNP 优先,于是把人邮版的几本教材买回来,再给自己两个月的时间,关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看。闭门造车就是这个味道,因为没有设备,只能死记硬背,倒是锻炼了自己的记忆力,另外就是 Boson ,不断地做,找出问题又重新看书,然后就一门一门地考,每次都是深吸一口气,发抖地点了提交,看到成绩通过,很欣慰地觉得对得起这每门的 1000 大元。最差的是 CIT ,我都不敢相信真能过,所有关于设备操作的现象分析我都是从书本获得,交换机和路由器又是两套指令,除了死记硬背还是死记硬背。

 

考完了CCNP ,求职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面试,这个公司有一个联通的项目,其中一个节点的设备已经发到现场,但没有工程师去调试,问我有没有碰过 36xx 72xx ,工作机会就在手边,我只能硬着头皮说碰过,可以搞定。我想两个星期可以搞定一门 CCNP ,难道两个晚上搞不定一台 36 ?能力是逼出来的,就看你有没有这样的决心,我把 Cisco document CD 的相关内容翻了几遍,现场操练起来,只是在 E1 线路上碰到一点麻烦,也算是认识了真正的 Cisco 工程项目。设备调试完成,就顺利进入了这家公司。因为公司是 Cisco partner ,技术资源得以更丰富起来。   CCIE 是我心目中的珠峰,神圣,崇高,遥不可及,为了准备笔试,我把 boson 的题又做了个底朝天,论坛上流传 Boson 题做了超过 60 分,通过笔试没问题, 2002 年初的时候, TK 还没出来,或者是我没找到,整个笔试准备过程就是翻各种各样的 CCIE 书籍,工作中找各种各样的机会去练设备,考出来 85 分的成绩让我自豪了好一段日子。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就觉得对 CCIE 越来越渴望,一定程度上,那就是一种技术地位,技术资本的代名词。

 

2003 年中,一年半的笔试有效期马上要到,位置已经不能 drop 掉了,在职的状况无法让我保证学习状态,我选择了辞去原来工作,来 ITAA 备考CCIE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7 15 离开公司,到了太太昆明的家,我要先自修一个月,以此证明自己在 Cisco 实验方面的能力。这个月,每天有 8 小时是在网吧度过,我带着笔记本,成了网吧中的异类,在“传奇”的火热气氛包围下,老板好奇地看着我独自一角联上 cisco e-learning ,从 ospf bgp 的一个一个实验地做, e-learning 的实验基本上是两小时为单位,过了两小时就断线必须续连,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花四小时解决一个实验,并且把所有实验现象实验配置都保存起来,然后再不断消化。

 

815到了ITAA ,考试在一个月后,为了让自己最大程度地投入,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我选择了白天睡觉,晚上听老师讲解和***,深夜做实验,深夜的时候听着自己的键盘声,很能陶醉在自己选择的这个环境之中,同宿舍的一个学员开玩笑说,我们可以共租一张床,你白天睡,我晚上睡。临考前接受了一次加错***,体无完肤地败下阵来,哪里出了问题?我感觉是整个体系化的东西没有理顺,原来一直忙于实验实验,而没有好好从老师及之前的学员身上吸收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特别是排障思路,后来的***课,我都很积极地走到台前,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以此来发现自己的问题。
学习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编辑]
学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平心而论,所有外部的条件都是其次的,还是一句话,你有没有学习的压力,学习的激情,学习的决心,学习的毅力。老师更多的时候只能教给你方法,给你更多的经验,他无法替代你的思维,无法决定你的未来。一个老师如果将学员的所有疑问一一解答,他是害了学员,他会导致学员的盲目相信和盲目依赖。反过来,学员如果迷信版本,迷信资料,迷信老师,他也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等同于丧失了在技术上继续提升的能力。没有这样的能力,根本谈不上在 IT 界立足,充其量只是打字工人、搬运工人的一般角色。(我将重复重复售前做标书的称为打字工人,售后设备上架的称为搬运工人)。

 

  我们应该培养更多独立的人,特别的人,我们要鼓励学员去接触更多未知领域,去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去挑战所有现成的答案,去发掘出自身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就应该做实验去验证,找资料去理解。对于那些认为 wolf 环境优越了,解法完善了,认为自己时间过剩,更多困难等到工作的时候再去碰的学员,老师就应该用鞭子抽,用棍子赶。每个学员每时每刻都应该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感受到职场中的残酷,感受到被淘汰的下场,这样的环境才是一个真正磨练人的环境。

 

  我不相信宿命,但我同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我认为面前每一条都是改变你命运的路径,只要你肯走下去,只要你不放弃。我的CCIE 考试第一次 fail 掉了,心态调整了一个星期,我想天意不让我 pass ,肯定是要我付出得更多。由于工作中有现实的需求,所以我在第一次 CCIE 考试 fail 掉后,就回到了昆明的网吧,做起了 ××× 、PIX 等安全方面的实验,后来我在第一次安全 ccie 考试 fail 掉后,我就做起了 mpls multicast sp 方面的实验,我在第一次 SP 考试 Fail 掉后,我就做起了 voice 方面的实验。天道应该会酬勤吧!我不希望 CCIE 的价值被毁,我不希望自己会被淘汰。 2004 7 月份,在 ITAA 学习了一年之后,我考过了第三个 CCIE

 

在实验室里,我不是最艰苦的人,SP 实验室的一个姓李的战友,整个SP 备考期间,因为肠胃炎发作,每天喝水只能喝热开水,吃饭只能吃白稀饭,几个月的煎熬下来,已经不忍心让他步入考场了。SP 实验室的建立和考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一个版本都是自己去趟回来的,整个备考的工作量可想可知,每一天定下铁一样的任务,完成不了还不敢睡觉,谁都不想自己偷懒,享受成果,谁都希望自己去能碰回新题。

 

还有安全实验室,彭老师零下四度的天气去到北京考安全,考完就发烧了,带病坐上火车,还给我打电话说,有个问题现在马上要跟你探讨一下,我怕等会儿我烧得更重头脑不清晰。

 

有这么多的好兄弟陪在身边,这就是我们说的人脉,这就是我们敢于去直面困难的力量源泉。很多学员考完离开 ITAA ,参加工作后还会不断地将知识与 ITAA 循环更新,带一些好的东西来,学一些好的东西走。如果有一天 ITAA 能成为一个知识库,能真正成为技术者的天堂,这里面必然有着许许多多人的辛勤付出。 CCIE 是很谦虚,很团结的一群人。

 

  以上的话我跟这个学员说了足足三个小时,这个学员总结的一句话也让我记忆犹新,“千万不要占了便宜吃大亏”,如果你毕业进了一个稳定的单位,你是占了便宜,但也就失去了继续奋斗进取的动力;如果你现在不经思考,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所有版本的解法,所有疑问的答案,你是占了便宜,但也就失去了继续思考继续探索知识的能力。。。。。。

 

凌晨五点回到电脑旁,又花了七个小时把他写出来,目的只想给所有的学员打上一根预防针,我要告诉大家,如果现在的学习过程中还没有为未来的工作作打算,如果现在还持有轻轻松松,得过且过的学习心态,如果现在还只是期望别人应该如何如何,那么,你的 CCIE 梦将会是遥遥无期,你获得的 CCIE 证书也会是一钱不值,你将无法承受实际工作给你带来的打击。从来到 ITAA 的第一天起,大家就应该抛弃所有外界的干扰,带上一定要考取 CCIE 和创造真正的 CCIE 价值的决心,借用一个网友的话:“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寄望大家经过努力,能成为真正在网络界有影响力的人。
 
 
【ITAA学习组www.xuexizu.com原创  专业网络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