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4over6的隧道配置好了,太不容易了。
本来想的是使用linux自带的隧道进行配置,但是发现不行,linux自带的隧道在注册协议的时候注册的是ipv4协议族的,也就是在ipv4处理了之后才上交,ipv6处理之后上交的机制没有。所以只能是配置学长写的那个了。
早知道我就早点使用调试信息了,不过也由于我没有经验,所以单单一个调试就弄得我非常费劲,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只有456级别的信息才会写到message文件上面,而7级别的信息能被写到的地方只有debug文件和syslog,kern.log文件上面。气质debug文件只记录调试信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在进行的过程当中非常吃力,还好现在搞定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配置的ip地址分别是144和145,然后在145一段的时候ping 203.91.122.144的时候,总是出现错误,让我使用广播,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要使用广播啊。同样当我从145的机器发包的时候,144的机器上面有反应,而反过来145的机器却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就觉得很奇怪,后来突然想,会不会是分到两个网段去了?天啊,我居然想到这个。然后用计算机查了一下,144=11110000,145=11110001,却是在一个网段里面的呀。后来一想,是不是全0和全1的地址不能使用啊。然后抱着侥幸的心理,改了一下144的机器改为146,然后配置好。ping之后,终于通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问题。我当时还在想是不是注册协议没有注册上,是不是这台机器的代码受到污染,想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结果错误在这个地方。浪费了我这么久,不过这次之后我也对写内核方面的代码有了一点信心了,有空我就把这个代码中的单播的部分给抽取出来,免得看起来怪糟糟的,而且这个邻居在这个到底起个什么用啊,现在都不知道这个邻居到底是干嘛吃的,下次试一下把这个邻居给删了,手动配置,看行不行。能删一个删一个。
明天至少要把shell脚本给写好,通过shell脚本来启动所有的配置,逐渐过渡到自动发现的情况。
经过几天的熬夜,对linux上面的路由机制比较了解了,所以对后来把linux当成路由器来使用也是有好处的。
事情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但是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明天继续。争取早日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