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 -- 楔子

正如简介所说,只是随便写写(不是文科生文字功底也差),可能会以足球为主。

 

前期主要是写从98年到现在每一届大赛个人的一点记忆,记录下来,免得以后不记得了。后面偶尔也会写一些杂谈吧。

 

说到看球的历史,我跟大多数80后的小伙伴一样,是从98年法国世界杯开始的,如今也有小20年了。关于这届世界杯的回忆,咱们下回再说吧。事先声明一下,由于本人是铁杆阿迷,所以每次回顾都会对阿根廷做单独的介绍,哈哈~

 

还是先提一下在这20年内对我足球生涯影响最大的三个人吧:

第一个是我大舅舅,他也是个铁杆球迷,跟我一样只要在家必然是先把电视切换到cctv5:),我应该也是在他的影响下开始看球的,毕竟在那时候他还是比我专业得多的。我舅舅看球的经历比我还早不少,他家里贴的海报竟然是拉瓦内利(不认识的球迷可自行百度),所以算是我的启蒙足球老师吧。

 

第二个是巴蒂斯图塔,也是我第一个喜欢上的球星,从此主队为阿根廷从未改变。想当年战神威名响彻亚平宁半岛,球迷们甚至在佛罗伦萨为他塑起了雕像。以后有机会会详谈。

 

第三个人是好基友yesi,从初中开始,此人在我的整个足球生涯中贯穿始终,而且目测以后还得继续。可能还是有共同的爱好,无论是踢球、看球、玩实况,包括现在的行业都是一样(自行脑补黑人问号脸)主要是他还曾经给我带来难以忘却的回忆(怎么说的好像基情满满的 - -||),此刻暂时按下不表吧。。

 

好了,废话就说到这,附上我这些年的一些收藏,有兴趣的可以来找我要~

 

1

1

1

11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aibati2008/blog/739307

<think>嗯,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在SolidWorks中如何创建1:100比例的楔形斜面。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SolidWorks中创建斜面的常用方法。根据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3提到的草图绘制中的等距实体功能,可能涉及到草图绘制阶段的斜线绘制。而引用5提到工程图的生成,但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建模,所以可能需要关注件设计部分。 用户提到的1:100斜率,这里的斜率通常是指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例,比如1:100可能意味着每100单位的水平距离,高度变化1单位。因此,在绘制斜面时,需要确保斜线的斜率符合这个比例。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SolidWorks中的建模步骤。通常,创建楔形斜面可以通过拉伸凸台然后添加拔模,或者直接通过绘制带有斜线的草图进行拉伸。例如,在草图中绘制一个矩形,然后修改一边的线条为斜线,使其符合1:100的比例。或者使用拔模特征,在拉伸时应用特定的角度。 根据引用3,SolidWorks可以在草图中生成等距实体,这可能用于复制边线并偏移一定的距离,但这里可能需要直接绘制斜线。另外,引用5中提到工程图需要先有三维模型,所以用户的问题应该是在件建模阶段。 可能的步骤包括:1. 新建件,选择基准面绘制草图。2. 绘制基体轮廓,比如矩形。3. 修改一边为斜线,通过添加尺寸约束水平长度和垂直高度,比如水平100mm,垂直1mm。4. 拉伸形成楔形体。或者使用拔模工具,设置角度,根据1:100计算角度值,arctan(1/100)大约0.572度。 需要验证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直接绘制斜线可能更直观,而拔模特征可能在已有基体上添加斜面。另外,用户可能需要的是精确的比例,所以尺寸驱动的方法更可靠。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确认是在草图阶段设置比例还是在工程图中调整。但根据问题描述,用户是想在建模时创建具有1:100斜率的斜面,所以重点在件设计。引用1提到工程图输出1:1的设置,但用户的问题与工程图的比例无关,所以可能不需要涉及工程图设置。 总结步骤:草图绘制时,通过定义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来创建斜线,然后拉伸。或者使用拔模特征。需要详细说明这两种方法,并指导用户如何计算角度或尺寸。同时,确保使用正确的SolidWorks工具,如智能尺寸、直线工具等,如引用3提到的草图功能。</think>在SolidWorks中创建1:100斜率的楔形斜面,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 ### 方法一:通过草图直接控制斜率 1. **新建件**,选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 2. 使用$直线$工具绘制基体轮廓(如矩形); 3. **添加斜边**: - 在需要倾斜的边绘制一条斜线; - 使用$智能尺寸$标注水平距离为$100\ \text{mm}$,垂直高度为$1\ \text{mm}$,形成$1:100$比例; 4. **拉伸成形**: ```solidworks 特征工具栏 → 拉伸凸台/基体 → 设置厚度 → 确认 ``` 此时生成的楔形体斜面斜率即为$1:100$[^3]。 ### 方法二:使用拔模特征 1. 先绘制一个长方体基体; 2. 选择需要倾斜的面,点击$拔模$工具; 3. **参数设置**: - 拔模角度公式:$\theta = \arctan(1/100) \approx 0.572^\circ$; - 中性面选择底面,拔模面选择侧面; 4. 确认后即可生成斜面,此方法适用于已有基体的修改[^3]。 --- ### 斜率验证 通过公式验证角度: $$ \theta = \arctan\left(\frac{1}{100}\right) \approx 0.572^\circ $$ 此角度对应的斜率比为$1:100$,符合设计要求。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