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原来公司之后,深觉这是一个普遍的需求。但是原来的工具比较粗糙,再者版权属于原公司,于是乎便重新做一个体验上更优的一个东西,就是TeamLog。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完成的,在我们内部使用,想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在这个月把它开源了。扯了些闲篇之后,再来说说如何通过“团队日志(TeamLog)”到底可以做什么?
提升团队执行力的得力助手
下图是一个关于有效提高执行力的调查,其中最多人选择的为“良好的沟通”。

我们知道,比较传统的工作汇报方式是周会、月会。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弊端也显示易见。
- 成本高,10个人的团队开会就要花费10个人时,每个汇报、讨论的时间可能就5分钟,但却要花额外的55分钟“陪聊”。
- 汇报周期长,时效性差,如果工作出现偏差,需要时隔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发现。有时候错误“木已成舟”,只能推翻重来。
- 会议结果以单个word文档存放,不集中,之后回顾很麻烦。
- 容易助长官僚风气。
- 不集中连续,email的发送是随机离散的,而且只能一封的打开去读,不能几个相关工作的人的报告一起来了解。
- 不利于统计,只有工作内容,缺少一些工作时间点和时间段信息。在评估人员绩效时,没有足够的参考。
积累工时数据,提供估算参考
在传统行业,比如资历最老的建筑业,有着非常完备的历史数据,可以很准确的预测工期和成本。这样做可以给投资者以充分的信息做决策,投资或是不投资,投资按怎样的步骤来投资。在公司中,老板做公司每个项目的投资人,当然也期望能知道每个项目的工期和成本的估算。根据经验,我们知道项目中最难估算的一块的人力资源,因为每个人的过往经历,在公司的年资、技能、专业、都是不一样的。
团队日志(TeamLog)可以帮助团队做到工时数据积累,让人力资源的估算趋于准确。团队日志(TeamLog)通过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工作类别和投入时间,可以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单位时间内的统计数据,来估算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比如: A设计师在一个月内完成了3件 复杂度B的成品,那么和其水平差不多的 C设计师也可以在未来的一个月中完成3件复杂度为B的成品,或者是2件 复杂度为B+的成品。
到此,“团队日志(TeamLog)可以做什么?”的问题有也就有了答案,它是一个提升团队执行力的得力助手,可以改善团队的沟通效果;同时又可以为团队积累工时数据,为未来工作提供估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