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客

本文分享了作者从大学期间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迷茫到转向前端开发的学习经历,包括参加夏令营、啃读《JavaScript权威指南》等过程。同时探讨了如何平衡大学社团活动与学习、科班与速成培训的优劣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于当初

数字媒体技术是我高考的第一志愿,当时都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分高分低的问题(或者就说没有去了解华科什么专业比较好之类的),毕竟当时知道华科这个学校都是很偶然的。以前我一直对媒体这方面的东西挺感兴趣的,上大学以前自己的想法就是以后能进一个电视台工作哈哈。所以当时看到数字媒体技术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哇好像跟我的兴趣对上了,毫不犹豫就填了第一志愿,结果我连这个专业是属于软件学院的都不知道。后来进了大学,学的东西啊上的课啊,感觉是自己完全没有一点兴趣,大家都喜欢的万姐姐的c语言课,我甚至都觉得啥都没学会,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大一上那一学期的成绩是这么多学期以来成绩最差的一学期。当然也可能跟自己的心态有关,刚上大学,自己整个人都放松了,就没有进入好的学习状态。而且刚进大学的时候,各种部门社团,学长学姐的强势安利,然后就加入了好多部门,也确实在各个部门上花了许多时间。看到博客A[1]的作者写的“大学的确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能力培养机会和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但归根结底,学习和进步才是大学的主题,荒废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让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完整。”现在看觉得很有道理,加入部门社团是很有必要的,像我现在身边最好的一群朋友,就是大一当时加入一个部门结识的,能交到这样一群知心的朋友,是我觉得大学里收获的最棒的事情之一。然而那句归根结底,学习和进步才是大学的主题,却在当初被我忽略了。所以大一的我,学习成绩不好,技术不好,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当初日子就这么过来,好像没觉得有问题,现在想想,后悔极了。如果我能再早点就确定自己的方向该多好,如果我当初能每天多写几句代码多看书该多好,如果当初能积极的参加各种项目比赛,并且不划水,又该多好……我了解前端开发应该是从大二开始,差不多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学习前端开发,然后也在大二暑假参加了冰岩作坊前端组的夏令营。这次一个月夏令营带给我的帮助挺大的,但是就以为自己学到了点东西了就满足了,于是暑假的第二个月在家就荒废了,其实,那段时间正应该是学习进步提高自己技术的黄金时期。转眼大三就开学了,各种危机感扑面而来,原来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关于当下

因为现在的决定就是毕业了找工作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提高自己的代码水平。很难受,当看到博客B[2]的作者的这句“我是科班——却没学懂计算机”的时候,我觉得简直不要太符合现在自己的模样。说着是软件学院的学生,却写着一手不流利的代码,甚至很多都还不懂,学过的那么多专业课,也大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很悲哀。想起前几天,我投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实习生岗位的简历时,某个人开玩笑的说“就以你现在的水平,别说阿里巴巴了,阿里妈妈都进不去”,虽然听到时又好笑,又好气,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是这种事情总要经历的,就当作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一次面试总是能有所收获的吧~其实在学习前端开发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发现门技术,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各种新东西层出不穷,而且写前端并不意味着掌握前端内容就好,还要与后台对接,这说明你不学会点后台的东西也是不行的。然而对于前端来说,重中之重的就肯定是JavaScript,学好且精通js是必须的,可现在的我完全还没达到这个水平,所以我现在每天都抱着js权威指南在看(厚厚 的犀牛书),但是感觉效率挺低的,总觉得光看这书有点不够,少了实战项目代码的训练,但是又怎么想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呢。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还是先啃完那本js权威指南,像博客A[3]的作者说的那样做“坚持在读书的时候把代码一行行亲手敲出来并编译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很需要毅力,毕竟当你看着书上的代码觉得很容易懂的时候往往懒于动手,但也只有动手才能发现各种问题,比如用C++写class总是忘了最后的分号,缩进不一致导致少写一边大括号,等等。”


 

关于未来

未来的话,当然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这个暑假可以找到实习,博客K[4]的作者说“在大学的时候尽量多地进入公司参与实际工作,一方面积累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提前认识工作和自己,以便毕业时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方向。”我觉得我听同意这个观点的,能有机会进入公司实习,无疑是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帮助的,不仅仅是提高自己水平,我觉得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前预知到一点以后的生活的样子,其实大家都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我觉得大学生活肯定还是跟真正走入社会不一样的,学校看似开放,但其实也像一个隐形的温室,还是在很多方面会保护着大家的,真正走入社会,就全靠自己了。而且自己现在定的方向是前端开发,经过公司实习几个月的工作生活之后,是会更坚定了自己走这个方向的信念,还是说心里开始有了一点疑虑呢,这都是需要思考的,毕竟关乎到未来的人生。


 

关于课程

说到课程,我不是一个学业上成绩优秀的同学,说实话的,平时上课也不会总是很认真的听讲,也没有哪个课程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所以可能就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有被哪位老师吸引,或者说感受到老师的魅力,(就什么时候能感受到老师的魅力,哈哈老师这门课给了高分,很满意!)其实要是硬要说一门课说一个老师,我觉得上学期上的数据库这门课还不错,主要是觉得吕泽华老师很开明,上课也不是那么死板,会时不时给我们讲几个小故事,或者说说点人生道理,也记得他不止一次的说“如果你们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尽管找我,我一定帮助”,很诚恳,这也是第一次有老师跟我们说这个话。关于科班出身与速成的培训班这个问题,我觉得速成的培训班也是一个蛮好的途径吧,当然,如果有科班出身这种经历,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对于博客E[5]的作者说的“我觉得一个正常的程序员,是不应该去参加培训的。更何况,培训真的没有什么用。 多半都是想走捷径,不劳而获。 而若要好好走好职业道路。 在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应该学会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我觉得说的不完全正确,按他这么说,那可能没有机会参加过大学计算机专业方面学习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程序员了吗,我觉得不是的。科班出身确实有优势,在一些基础知识或者思想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可能受过更多的影响,会更优秀一些,但是学习是公平的,不该从一开始就一棍打倒所有培训班的同学吧。


 

关于师生

我觉得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关系,如果说任何一方有强迫,或者说是被迫的,那都是有问题的。比如老师以各种手段强迫学生听课,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没有办法的办法。老师教课热情,学生听课积极,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课堂打开方式。正如博客N[6]的作者说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那火把在什么时候会被点燃?那么最好的情况是不是老师和学生的思维互相撞击,蹦出火花,一起燃烧?”一个课堂如果老师就自顾自的讲课,不理会学生的反应,那在这个课堂上,总会有越来越低的同学低下头,当然,学生不认真听讲,或者说不来听课,也不能说都是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我觉得以我们现在这个课堂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还是会认真听课的。所以一节课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各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学生上课学到的知识肯定是比自己光看书学到的多的,我也相信这种收获不是学生单方的,一个成功的课堂,老师必定也会有所收获。我喜欢你情我愿的这样一种关系,我们都自己很主动,而不是任何一方有被逼迫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师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必然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原始博客引用的链接地址汇总: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733/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733/

[4]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5] https://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6]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une-c/p/8529725.html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abbae039bf2a 无锡平芯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1SHB三极管(全称PW2301A)是一款P沟道增强型MOSFET,具备低内阻、高重复雪崩耐受能力以及高效电源切换设计等优势。其技术规格如下:最大漏源电压(VDS)为-20V,最大连续漏极电流(ID)为-3A,可在此条件下稳定工作;栅源电压(VGS)最大值为±12V,能承受正反向电压;脉冲漏极电流(IDM)可达-10A,适合处理短暂高电流脉冲;最大功率耗散(PD)为1W,可防止器件过热。A1SHB采用3引脚SOT23-3封装,小型化设计利于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热特性方面,结到环境的热阻(RθJA)为125℃/W,即每增加1W功率损耗,结温上升125℃,提示设计电路时需考虑散热。 A1SHB的电气性能出色,开关特性优异。开关测试电路及波形图(图1、图2)展示了不同条件下的开关性能,包括开关上升时间(tr)、下降时间(tf)、开启时间(ton)和关闭时间(toff),这些参数对评估MOSFET在高频开关应用中的效率至关重要。图4呈现了漏极电流(ID)与漏源电压(VDS)的关系,图5描绘了输出特性曲线,反映不同栅源电压下漏极电流的变化。图6至图10进一步揭示性能特征:转移特性(图7)显示栅极电压(Vgs)对漏极电流的影响;漏源开态电阻(RDS(ON))随Vgs变化的曲线(图8、图9)展现不同控制电压下的阻抗;图10可能涉及电容特性,对开关操作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A1SHB三极管(PW2301A)是高性能P沟道MOSFET,适用于低内阻、高效率电源切换及其他多种应用。用户在设计电路时,需充分考虑其电气参数、封装尺寸及热管理,以确保器件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无锡平芯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代理商服务,可为用户在产品选型和应用过程中提供有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9648a1f24758 在 JavaScript 中实现点击展开与隐藏效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交互设计,它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界面的动态性和用户体验。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 JavaScript 实现这种功能,并提供一个完整的代码示例。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需要掌握基础的 HTML 和 CSS 知识,以便构建基本的页面结构和样式。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有一个按钮和一个提示框(prompt)。默认情况下,提示框是隐藏的。当用户点击按钮时,提示框会显示出来;再次点击按钮时,提示框则会隐藏。以下是 HTML 部分的代码: 接下来是 CSS 部分。我们通过设置提示框的 display 属性为 none 来实现默认隐藏的效果: 最后,我们使用 JavaScript 来处理点击事件。我们利用事件监听机制,监听按钮的点击事件,并通过动态改变提示框的 display 属性来实现展开和隐藏的效果。以下是 JavaScript 部分的代码: 为了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我们还添加了一个关闭按钮(closePrompt),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按钮来关闭提示框。以下是关闭按钮的 JavaScript 实现: 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就完成了点击展开隐藏效果的实现。这个简单的交互可以通过添加 CSS 动画效果(如渐显渐隐等)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这个基本原理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类似的交互场景,例如折叠面板、下拉菜单等。 总结来说,JavaScript 实现点击展开隐藏效果主要涉及 HTML 元素的布局、CSS 的样式控制以及 JavaScript 的事件处理。通过监听点击事件并动态改变元素的样式,可以实现丰富的交互功能。在实际开发中,可以结合现代前端框架(如 React 或 Vue 等),将这些交互封装成组件,从而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维护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