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某实验室承认使用量子网络已经两年多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轴-辐”式架构实现量子网络,该网络通过量子加密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在这一架构中,所有信息必须经过一个安全的中枢节点,在这里信息可以在传统和量子状态之间转换。尽管该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已经在实际应用中运行了两年多。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应该是科技界迄今为止最谦虚的大话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个小组今天低调地耸耸肩,承认他们使用量子网络已至少两年了。

如果各位没听说过什么是“量子网络”,呃,那各位的确应该知道这玩意儿。它是太多安全砖家的梦想了,简单地说:

就是利用量子物理学的“海森堡测不准 原理”创造出的终极安全的传输网络——对微观粒子的测量等行为会改变微观粒子的状态

这样,所有想要拦截信息的企图都只会把信息变得不可读。

“量子网络”的难题在于,绝大多数的解决方案只允许固定的两处间传输,不能传送到别处。这是因为,想要算出量子信息传送的位置的行动会改变量子信息
的状态,使之成为垃圾。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使用的是一种稍有些不同的量子网络,《技术评论》杂志如下解释:

“他们创建量子网络的方法是基于‘轴-辐’式网络架构的,所有传送的信息都要经过中枢,他们的想法是,进入中枢信息是量子加密的,当信息到达中枢时,先转变成传统的信息形式,再转变成量子比特进行传送。所以,只要中枢是安全的,网络就是安全的。”

这种方法也许会受限于可扩展性,小组声称他们通过给每个节点加装一个量子传输器(但不加装检测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每个节点通过普通网络协议传输一次性安全数据给有能力接受量子信息的中枢。

所以,这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网络”,但其提供的安全性也足够高了,不也经过两年多的检验了么。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个中枢了,如果对中枢的风险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许,有朝一日这种“量子网络”会成为主流的。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3-08-06
本文作者:猪哥靓
本文来源:freebuf,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