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t

在Windows 98系统下该文件在Windows目录,在Windows 2000/XP系统中位于C:\Winnt\System32\Drivers\Etc 目录中。该文件其实是一个纯文本的文件,用普通的文本编辑软件如记事本等都能打开。
用记事本打开hosts文件,首先看见了微软对这个文件的说明。这个文件是根据TCP/IP for Windows 的标准来工作的,它的作用是包含IP地址和Host name(主机名)的映射关系,是一个映射IP地址和Host name(主机名)的规定,规定要求每段只能包括一个映射关系,IP地址要放在每段的最前面,空格后再写上映射的Host name(主机名)。对于这段的映射说明用“#”分割后用文字说明。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Hosts在Windows中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知道在网络上访问网站,要首先通过DNS服务器把网络域名(www.XXXX.com)解析成61.XXX.XXX.XXX的IP地址后,我们的计算机才能访问。要是对于每个域名请求我们都要等待域名服务器解析后返回IP信息,这样访问网络的效率就会降低,而Hosts文件就能提高解析效率。根据Windows系统规定,在进行DNS请求以前,Windows系统会先检查自己的Hosts文件中是否有这个地址映射关系,如果有则调用这个 IP地址映射,如果没有再向已知的DNS服务器提出域名解析。也就是说Hosts的请求级别比DNS高。


知道了Hosts文件的工作方式,那在具体使用中它有哪些作用呢?
1、加快域名解析

对于要经常访问的网站,我们可以通过在Hosts中配置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这样当我们输入域名计算机就能很快解析出IP,而不用请求网络上的DNS服务器。

2、方便局域网用户

在很多单位的局域网中,会有服务器提供给用户使用。但由于局域网中一般很少架设DNS服务器,访问这些服务要输入难记的IP地址,对不少人来说相当麻烦。现在可以分别给这些服务器取个容易记住的名字,然后在Hosts中建立IP映射,这样以后访问的时候我们输入这个服务器的名字就行了。

3、屏蔽网站

现在有很多网站不经过用户同意就将各种各样的插件安装到你的计算机中,有些说不定就是木马或病毒。对于这些网站我们可以利用Hosts把该网站的域名映射到错误的IP或自己计算机的IP,这样就不用访问了。我们在Hosts写上以下内容:

127.0.0.1 #屏蔽的网站
0.0.0.0 #屏蔽的网站

这样计算机解析域名就解析到本机或错误的IP,达到了屏蔽的目的。

4、顺利连接系统

对于Lotus的服务器和一些数据库服务器,在访问时如果直接输入IP地址那是不能访问的,只能输入服务器名才能访问。那么我们配置好Hosts文件,这样输入服务器名就能顺利连接了。

最后要指出的是,Hosts文件配置的映射是静态的,如果网络上的计算机更改了请及时更新IP地址,否则将不能访问。

 

它的作用:
是把IP和网址映射起来。访问网站时必须通过DNS服务器把域名解析为IP地址,这样浏览器才能知道连接到哪里才是我们要的网站,如果每个域名请求都要等待域名服务器解析后返回IP地址,就会降低访问网络的效率.为了提高访问效率,

在Windows的处理逻辑里,它总是先在HOSTS文件里查找这个域名和IP的对应关系,

如果对应关系存在,Windows就直接连接HOSTS表里描述的IP地址,只有在找不到的时候才向DNS服务器发送解析域名的请求,这个逻辑关系在某些程度上的确方便了用户,因为HOSTS表的优先度比任何一个DNS服务器都高,我们能用它跳过域名解析这一步,访问网站的速度就能提高,也不怕DNS服务器出故障时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局域网用户还能通过HOSTS表用自己设定的域名访问本网段内某台机器提供的网站,而不用记忆复杂的IP;

鉴于HOSTS表的优先度,还能用它屏蔽恶意站点。
当有IP在DNS上不能解析时,也直接在hosts表中加入,就可以访问该网站,不然输入域名无反应.
<think>我们正在讨论MMC(多媒体卡)子系统中的mmc_host结构体及其相关技术。根据提供的引用片段,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关键点:1.mmc_host结构体代表一个MMC主机控制器,负责与MMC/SD/SDIO卡通信。2.主机控制器驱动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申请mmc_host内存空间-设置mmc_host的成员(包括操作集ops)-初始化主机控制器硬件-注册mmc_host(注册后会触发卡检测)3.当出现错误时(如卡初始化失败),需要执行清理操作:-断开总线(mmc_detach_bus)-释放主机(mmc_release_host)-移除卡(mmc_remove_card)并将host->card置为NULL4.主机锁机制(通过mmc_claim_host和mmc_release_host)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访问主机控制器。5.块设备请求队列设置(如blk_queue_max_hw_sectors设置最大扇区数)。下面将详细解释mmc_host相关的技术细节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1.mmc_host结构体概述在Linux内核中,`mmc_host`是MMC子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在`include/linux/mmc/host.h`中。它代表一个物理的MMC主机控制器,每个控制器对应一个`mmc_host`实例。主要成员包括:```cstructmmc_host{conststructmmc_host_ops*ops;//主机控制器操作集structdevice*parent;//父设备(通常是平台设备)structdeviceclass_dev;//设备模型中的设备intindex;//主机索引号unsignedintf_min;//最小工作频率unsignedintf_max;//最大工作频率u32ocr_avail;//支持的电压范围unsignedlongcaps;//主机能力标志(如MMC_CAP_4_BIT_DATA)/*...其他成员...*/structmmc_card*card;//当前插入的卡/*...等待队列、锁、线程等...*/};```###2.主机控制器驱动开发步骤开发一个新的MMC主机控制器驱动需要以下步骤:####(1)分配mmc_host使用`mmc_alloc_host`函数分配内存:```cstructmmc_host*mmc_alloc_host(intextra,structdevice*dev);```-`extra`:额外分配的私有数据大小(通常用于存放驱动私有数据)-`dev`:关联的父设备####(2)设置主机操作集(`mmc_host_ops`)操作集定义了主机控制器底层操作,例如:```cstaticconststructmmc_host_opsmy_ops={.request=my_request,.set_ios=my_set_ios,.get_cd=my_get_cd,//检测卡是否存在.get_ro=my_get_ro,//检测写保护.enable_sdio_irq=my_enable_sdio_irq,//使能SDIO中断};```####(3)初始化硬件在驱动探测函数中:-初始化硬件寄存器-申请中断、DMA资源等-设置主机参数(如`host->f_min`,`host->f_max`,`host->ocr_avail`,`host->caps`)####(4)注册主机使用`mmc_add_host(host)`注册主机。注册后,内核会启动卡检测机制(通过`mmc_rescan`工作队列)。###3.主机锁机制由于主机控制器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命令,因此需要使用锁机制。常用函数:-`mmc_claim_host(host)`:获取主机锁(可能睡眠等待)-`mmc_release_host(host)`:释放主机锁示例(简化自引用[4]):```cvoidsome_function(structmmc_host*host){mmc_claim_host(host);//执行需要独占主机的操作(如发送命令)mmc_release_host(host);}```###4.错误处理流程当卡初始化失败时(如引用[1]所示):```c//1.移除卡(如果已部分初始化)mmc_remove_card(host->card);host->card=NULL;//2.重新获取主机锁(因为此时可能已释放)mmc_claim_host(host);//3.断开总线(清理总线相关资源)mmc_detach_bus(host);//4.释放主机锁mmc_release_host(host);//5.打印错误日志printk(KERN_ERR"%s:error%dwhilstinitialisingMMCcard\n",mmc_hostname(host),err);```###5.块设备请求队列设置对于支持块设备的MMC卡(如SD卡),需要设置请求队列参数(引用[3]):```cstructmmc_queue{structrequest_queue*queue;//...};staticintmmc_init_queue(structmmc_queue*mq,...){//...blk_queue_max_hw_sectors(mq->queue,BLK_DEF_MAX_SECTORS);//设置最大扇区数(1024)//...}```###常见问题解决方案####问题1:卡检测失败-检查硬件连接和电源-确认主机控制器的`get_cd`回调函数正确实现(返回卡存在状态)-检查主机能力标志`caps`是否包含`MMC_CAP_NEEDS_POLL`(如果无法检测卡插入事件,需要轮询)####问题2:数据传输错误-检查DMA配置(如缓冲区地址对齐、长度)-验证时序设置(通过`set_ios`回调设置正确的时钟频率和总线宽度)-检查电压配置(是否在卡的`ocr_avail`范围内)####问题3:性能优化-启用DMA传输(设置`caps`包含`MMC_CAP_DMA`)-使用ADMA2(高级DMA)如果硬件支持(如SDHCI控制器)-调整块设备队列深度(`queue_depth`)和最大扇区数###总结`mmc_host`是LinuxMMC子系统中的关键结构,代表一个MMC主机控制器。开发主机驱动需要实现操作集并正确管理主机锁。错误处理需遵循清理流程以避免资源泄漏。性能优化可考虑DMA、队列参数调整等方法。§§相关问题§§1.如何实现MMC主机控制器驱动的`get_cd`回调函数?2.MMC卡初始化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哪些?3.如何调试MMC数据传输错误?4.MMC主机控制器支持哪些电源管理模式?</think>### MMC_HOST 技术详解 `mmc_host` 是 Linux 内核中多媒体卡(MMC)子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代表一个物理的 MMC/SD/SDIO 主机控制器。以下是关键技术要点: #### 1. **核心功能** - **硬件抽象**:封装主机控制器的寄存器操作和硬件特性 - **数据传输**:管理命令、数据和中断的传输流程 - **电源管理**:控制卡的供电和时钟频率 - **总线管理**:处理总线初始化、挂起和恢复操作 #### 2. **关键数据结构** ```c struct mmc_host { struct device *parent; // 关联的硬件设备 const struct mmc_host_ops *ops; // 硬件操作函数集 unsigned int f_min, f_max; // 工作频率范围 u32 ocr_avail; // 支持的电压范围 unsigned long caps; // 控制器能力标志 struct mmc_card *card; // 当前插入的卡 struct wait_queue_head wq; // 等待队列 // ... }; ``` #### 3. **核心操作流程** 1. **主机注册**(引用[2]): ```c host = mmc_alloc_host(sizeof_priv, dev); host->ops = &custom_host_ops; mmc_add_host(host); // 触发卡检测 ``` - 分配内存 → 初始化操作集 → 注册到内核 → 启动卡检测线程 2. **卡初始化流程**: - 检测卡插入 → 发送初始化命令序列 → 识别卡类型(MMC/SD/SDIO) - 失败处理(引用[1]): ```c mmc_remove_card(host->card); host->card = NULL; mmc_detach_bus(host); // 断开总线 mmc_release_host(host); // 释放主机锁 ``` 3. **主机锁机制**(引用[4]): - `mmc_claim_host()`:独占访问控制器 - `mmc_release_host()`:释放控制权 - 使用等待队列(`host->wq`)管理访问竞争 #### 4. **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问题1:卡初始化失败** - **原因**:电压不匹配/时序错误/硬件故障 - **解决步骤**: 1. 检查 `ocr_avail` 与卡的需求是否匹配 2. 验证时钟配置(`f_min`/`f_max`) 3. 使用示波器检查物理信号完整性 4. 查看内核日志:`dmesg | grep mmc` **问题2:数据传输超时** - **解决方案**: ```c // 调整块设备参数(引用[3]) blk_queue_max_hw_sectors(queue, BLK_DEF_MAX_SECTORS); ``` 1. 检查 DMA 配置(对齐/缓冲区大小) 2. 优化中断处理延迟 3. 调整 SDMA 缓冲区大小:`host->max_segs` **问题3:并发访问冲突** - **模式**: ```c mmc_claim_host(host); // 获取锁 // 执行关键操作 mmc_release_host(host);// 释放锁 ``` 避免在持有锁时执行阻塞操作 #### 5. **调试技巧** - 动态日志控制: ```bash echo 8 > /proc/sys/kernel/printk # 启用调试日志 ``` - 关键函数追踪: - `mmc_rescan()`:卡检测入口 - `mmc_power_up()`:电源序列 - `mmc_attach_*()`:卡类型识别 ### 典型应用流程 ```mermaid graph TD A[探测硬件] --> B[分配mmc_host] B --> C[配置操作集 ops] C --> D[注册mmc_add_host] D --> E[启动扫描线程] E --> F{检测到卡?} F -->|是| G[初始化卡] F -->|否| H[定时重试] G --> I[创建块设备] ``` ### 总结 `mmc_host` 是 MMC 子系统的硬件抽象层,通过标准化的接口(`mmc_host_ops`)实现: - 主机控制器的统一管理 - 热插拔检测和错误恢复 - 跨平台兼容性支持 开发/调试时需重点关注操作集实现、锁机制和电源时序控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