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系统培训心得
摘 要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培训工作是重要环节,要充分认识信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强化信息培训,做到领导重视,层层落实,科学组训,严格考核,才能真正做好信息培训工作。<?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培训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ospitals, the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ining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nd training must be strengthened, so that leaders attach importance to, layers of implementation, Science of training, strict assessment, information and training can really do a good job Work.
Key wor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trainling
随着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心确立和向纵深推进,医疗信息化必将由单一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向临床信息系统(CIS)迈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将需投巨资更新软硬件,笔者调查了解多家医院信息化建设发现,在信息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医院人员的培训,归纳一下,医院在信息培训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领导不够重视,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领导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接触少,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固有的特点,认为有好的硬件平台就行了,而员工的培训与操作能力等,往往不被重视。
2.培训不够科学,缺乏参加的培训意识 培训级织者无视门诊、手术时间等安排,进行“一刀切”式培训,这样将引起受训员工的抵触,同时也有不顾员工的年龄层次的区别,将导致培训效果有好有差。更有医院认为信息化是信息科一个科室的事情。对于医院业务流程改造,有些员工不能较好转变意识,接受新的业务流程,还有一些员工则认为已具有很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没有进行培训的必要,更认为培训只是走走形式,到时候再慢慢学也行。
3.培训导师本身的问题 培训导师往往是工程实施人员,或是医院信息科人员,他们虽有计算操作能力,却缺医疗的起码认知,不能立即参加到具体工作中来,也有的在计算机的教学上不懂得怎样去培训,没有认真地备学讲课的内容,没有针对各层次的受训对象采用不同的讲解等。
4.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 目前,还没有提出对医院信息系统培训的规范标准,所有现阶段的培训都是一种应急性的培训,有些培训没有良好的考核机制,参训率不高,对培训效果和运用情况缺乏监督。
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结合自己在上信息系统前的培训,借鉴其它医院的培训经验与本院最近上电子病历系统的成功实施,现总结培训心得如下:
一、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高度重视,层层落实,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领导对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前景,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信息培训工作,首先可以通过到其它医院参观学习观念转变,建立一套适合本院的“建、管、训”一体化发展模式,把信息培训工作作为促进规范化操作,要可由主管信息副院长负责系统培训工作,领导不但自己要了解医院信息化,而且还要对员工培训给予足够重视。医院领导要强调员工进行计算机培训的目的,强调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种明确进行计算机培训的目的,使大家在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信息时代“电子病历”将会逐步取代“手工病历”,医院的管理将逐步实现“网络化”。提高培训员工学习操作软件的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每期培训领导应带队参加,这样领导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课率和培训情况等。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和挖掘员工的创造力,医院通过各种方式使每一位员工认识到使用信息技术是在充分体现并为个人创造价值,而且把这种理念贯穿到员工的终生再教育中去,信息科更应增加信息化的宣传。
二、因地制宜、科学组训、骨干强化、分层施教
因地制宜,科学给训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要坚决纠正“重实施轻培训”的不正确观念,培训应该是任何应用系统建设中不可或缺部分。首先因地制宜,科学组训,配置硬件设施等,医院可根据自己实际的的情况,建设一个专门的计算机的培训教室,有条件的医院建立一个模拟的信息系统结构,服务器、多台电脑,投影机,幻灯机,音箱等电教设备,也可将医院的电子阅览室作为培训教室。将每一台培训电脑都做了编号,并在电脑显示器上贴有标签,在整个培训周期中将电脑分配到各科室,如一病区使用1号机,2 号机,其它任何科室不得占用,依此类推。对培训人员按科分组,为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对员工进培训要有计划性,不能要求一步到位,也不一定要“全民皆兵”,“全体动员”,否则往往只流于形式,实效甚微。在培训时间安排上,解决工学矛盾与人机矛盾,针对医院的工作的特点,医生门诊、手术时间等,安排在下午和晚上进行培训。培训人数每次最好不要超过20人,可按培训教室的设备进行选择,最好一人一机,各科根据编号的安排人员参加培训学习, 这样一来培训导师就只需要完成授课和辅导教师的安排参加学习的人员组织就由科室主任来负责安排,并由带队领导总负责各科的到位情况。计算机培训有别于计算机教学,培训的内容安排上必须从实际目标出发,强调操作能力,以实际应用为主,以知识教学为辅,每次培训时间应该控制在1.5-2.5小时,便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骨干强化,分层次进行培训 从每科室抽调1-2名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扎实并且工作责任心强的员工,作为骨干人员重点加以培训,对骨干人员培训可全面介绍软件各个功能,可介绍软件操作各种操作问题及对策,适当介绍相关系统的功能,使骨干人员对系统有整体的认识,也可适当地为他们开通一些高级权限,对骨干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其目的是使他们提高熟练程度,学习一些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学好后回各自科室以后他们可作为各科室电脑小老师,辅导其他同事进行计算机操作,并帮助他们处理常见问题;也是系统上线一周内,他们必须在岗,负责启动数据的录入、模板设计和软件操作等,保证系统顺利运行;更是软件实施人员与普通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软件实施人员通过骨干人员把医院的计划规定实施方案等传达到每一位普通员工,同时骨干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把普通员工的意见、建议等汇总反馈给医院领导及软件实施人员,使得领导与基层联系不脱节,同时能使骨干员工有优越感,提高骨干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从这些骨干人员选出1-2位操作水平特好,善于沟通,工作责任心强的员工作为软件实施“助手”,使得培训更顺利进行,在最近的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实施中采用骨干人员的方法,起到很好的效果。除对骨干员工培训外,对于其它员工进行计算机培训上,先调查各员工的情况,根据各员工的计算机程度和员工年龄,接受能力等分2-3层次学习,按不同水平的员工进行培训,做到因材施教。
内容分层 对各类人员要有针对性,对医院管理层就侧重观念的更新,信息化系统作用的宣讲,对医院信息操作人员应侧重信息化软件操作方面的培训,医院信息工作人员的学习应侧重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相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操作人员是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和数据的主要提供者,他们的特点烛对计算机知识不甚了解,而只对涉及自己本职工作的部分感兴趣,操作人员最关心的是效率问题,病历书写和数据录入标准、快速、准确才是操作人员的目的,也是我们培训目的。
三、对信息培训教师的要求
在医院培训组织培训时,对培训导师的要求直接影响整个培训的进程与效果。在培训资料的准备上,在起始阶段可以选用系统厂商提供的操作手册,但医院信息科需要在培训过程中总结编写出自己的资料,整理成册,并在以后阶段的培训中不断完善。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差的人员,提供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材。
培训导师要引导培训人员学习计算机,破除导师对计算机神秘感和敬而远之的态度,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提供几个好的学习方法,强调操作的准确性、使用计算机的安全性和养成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穿插些有趣的操作和教学有关的内容,培训与他们自身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导师应认真备好课,上好课 依据培训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操作步骤尽量精简,语言做到规范、精炼,对专业术语通俗解释。操作题设计应注意趣味性和实用性,好的操作题有利于对本课知识的巩固,能用课件上课更好。
注意与培训人员交流 导师应注意与培训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及时予以纠正。讲答疑问题时,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让每位培训人员都掌握操作,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鼓励师生互相学习,计算机学科的性质决定着培训人员必须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多动手操作,共同提高,医院中高层领导更应起带作用。
四、全真模拟 严格考核
模拟环境培训 全真模拟环境培训是提高培训效率的又一重要举措,它还是确保系统成功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因为它既能检验培训的效果,又能发现系统投入使用后和旧流程有冲突的地方,从而及时协调解决,避免系统上线时出现不必要的混乱,更重要的是它能在真实环境中让全院员工进一步强化学习,在短时间内尽快提高对系统的熟练程度。这样一来,整个医院就变成了一个大培训教室,全院人员都得到了培训和提高,培训实际上就是一次系统上线前的小范围的试用压力测试。这种试用就是让员工体验系统,又是软件实施人员进一步了解医院需求,测试开发的软件是不是符合用户的应用需求,培训中如发现确实需要优化的,软件必须优化以适合医院的应用。
严格考核 根据考勤情况与考核成绩进行奖惩,培训管理小组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贯彻执行,可定培训管理小组,负责各系统模块培训的人员组织和落实,为充分调动员工对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学习兴趣,提高受训人员对系统的掌握程度,扎实应用,医院建立了考核机制采用1+1+1的分制,分别为考勤分、笔试分和上机操作分。其中考勤由当次培训的带队领导务责;笔试题由信息科建立题库,员工考试好后,电脑自动打分;上机操作题也可机选,根据受训人员实际操作打分,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和代码,方可回科室上机操作,不合格转入下期学习或让导师针对性强化辅导方可回科室上机操作。培训人员回科室后,及时下科室了解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当场纠正,对于典型问题,在授课时作为重点,提醒下批培训人员,对于操作问题较多者停止使用权,转入为期三天的强化训练班进行培训。
结语
对医院各部人员的培训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效能发挥好坏,如何在医院内部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这个问题,国外已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估,形成一整套理论,而国内医院人力资源才刚刚开始获得关注。如何学习既成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规范性的标准是我们应该走的促进信息化应用的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干振华 胡新勇 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信息培训 中国数学医学 2010 10:18-19
[2] 胡永峰 郑际峰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搞好人员培训的做法及体会 医学信息2004 5(17):282-283
[3] 叶承东 医院信息系统切换全员培训实践经验 软件导刊 2009年第八卷第3期
[4] 曾民《病区信息管理子系统》运行前的人员培训与运行中的系统维护 电子工程师 1999 增刊 247-248
[5] 篧红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用培训夯实HIS应用的基石 医学信息2006 2(19):216-217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mhongzhi/57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