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半天说什么工具好,突然想到了下午才用了下的sar。sar主要负责收集、汇报与存储系统运行信息。sar命令的常用格式如下:
sar [options] [-A] [-o file] t [n]
在命令行中,n 和t 两个参数是比较重要的,他们组合起来定义采样间隔和次数,t为采样间隔,是必须的参数,n为采样次数,是可选的,默认值是1,-o file表示将命令结果以二进制格式存放在文件中,file是指定的文件名。options 为命令行选项,sar命令的选项比较多,下面列出几个常用选项:
-A:所有报告的总和。
-u:CPU利用率
-v:进程、I节点、文件和锁表状态。
-d:硬盘使用报告。
-r:没有使用的内存页面和硬盘块。
-g:串口I/O的情况。
-b:缓冲区使用情况。
-a:文件读写情况。
-c:系统调用情况。
-R:进程的活动情况。
-y:终端设备活动情况。
-w:系统交换活动。
老规矩来看几个例子:
1、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5次,查看CPU 的使用情况。
srv73:~# sar -u 10 5
Linux 2.6.26-2-amd64 (srv73.example.zqin) 04/11/2011 _x86_64_
01:09:50 AM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1:10:00 AM all 0.00 0.00 0.10 0.30 0.00 99.59
01:10:10 AM all 0.00 0.00 0.00 0.61 0.00 99.39
01:10:20 AM all 0.00 0.00 0.10 0.00 0.00 99.90
01:10:30 AM all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01:10:40 AM all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Average: all 0.00 0.00 0.04 0.18 0.00 99.78
其中每列含义如下:
%us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wio: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
%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
在所有显示的列中,主要需要注意%wio和%idle,%wio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idle值高,表示CPU较空闲,如果%idle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CPU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idle值如果持续低于10,那么系统的CPU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
2、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2次,报告设备使用情况。
srv73:~# sar -d 10 5
Linux 2.6.26-2-amd64 (srv73.example.zqin) 04/11/2011 _x86_64_
01:45:58 A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1:46:08 AM dev8-0 0.20 0.00 9.81 48.00 0.01 26.00 26.00 0.53
01:46:08 AM dev8-1 0.20 0.00 9.81 48.00 0.01 26.00 26.00 0.53
01:46:08 AM dev8-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6:08 AM dev8-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6:08 AM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6:08 A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1:46:18 AM dev8-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6:18 AM dev8-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6:18 AM dev8-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6:18 AM dev8-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46:18 AM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其中每列含义如下:
device: sar命令正在监视的块设备的名字。
%busy: 设备忙时,传送请求所占时间的百分比。
avque: 队列站满时,未完成请求数量的平均值。
r+w/s: 每秒传送到设备或从设备传出的数据量。
blks/s: 每秒传送的块数,每块512字节。
avwait: 队列占满时传送请求等待队列空闲的平均时间。
avserv: 完成传送请求所需平均时间(毫秒)。
在所有显示的列中,dev8是硬盘的名字,%busy的值比较小,说明用于处理传送请求的有效时间太少,文件系统效率不高,一般来讲,%busy值高些,avque值低些,文件系统的效率比较高,如果%busy和avque值相对比较高,说明硬盘传输速度太慢,需调整。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onlyzq/5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