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使用分析

本文介绍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场景。此模式通过引入中间缓冲区协调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据传递,确保数据生产和消费的高效进行。适用于模块间的数据传递流程。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并不是GOF提出的23种设计模式之一,23种设计模式都是建立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之上的,但其实面向过程的编程中也有很多高效的编程模式,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我们编程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为了解决哪一类问题而产生的呢?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下场景:某个模块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该模式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

生产者消费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原理描述:
(1)生产者仅仅在仓储未满时候生产,仓满则停止生产。
(2)消费者仅仅在仓储有产品时候才能消费,仓空则等待。
(3)当消费者发现仓储没产品可消费时候会通知生产者生产。
(4)生产者在生产出可消费产品时候,应该通知等待的消费者去消费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wuweixiang/blog/154867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