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OJ 1330 柱爷与远古法阵(高斯消元)

柱爷与远古法阵
本题通过高斯消元法求解柱爷通过含有传送门的走廊到达终点的期望回合数。走廊长度为N,包含M个单向传送门,通过构建线性方程组并使用高斯消元法求解。

CDOJ 1330 柱爷与远古法阵(高斯消元)

柱爷与远古法阵

Time Limit: 125/125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240000/240000KB (Java/Others)
Submit Status

众所周知,柱爷的数学非常好,尤其擅长概率论!

某日柱爷在喵哈哈村散步,无意间踏入了远古法阵!

法阵很奇怪,是一个长度为NN的走廊,初始时柱爷在最左边,现在柱爷要到最右边去!

柱爷的行动方式如下:

  • 每个回合柱爷会投一次骰子,根据骰子上的点数X,柱爷会相应的往右边移动X.步.

  • 骰子的数值是1到6,取到每面的概率相同

  • 在某些位置可能有传送门,一旦柱爷在该回合结束后在这个位置上,会被强制传送到传送门的另外一边

  • ,1,ab,bc传送门是单向的,同时每个位置不会有超过1个传送门,同时不会存在a→b,b→c这种情况

  • 在任意时刻柱爷都必须保证在法阵内,也就说如果在这一回合结束后柱爷的位置在法阵外,那么这回合柱爷将什么都不做

那么请问柱爷到达最右边的期望回合数是多少呢?或者是永远都无法到达?

Input

第一行两个整数NN,MM,分别表示法阵的长度和传送门的数量

接下来MM行,每行两个整数uu,vv,表示从uu到vv有一扇传送门

数据保证:

  • 1N3001≤N≤300

  • 0M[N22]0≤M≤[N−22]

  • 1<u<N1vNuv1<u<N,1≤v≤N,u≠v

Output

输出仅一行,表示期望的回合数,如果永远不能到达,输出1−1.

答案误差在10610−6以内将被忽略

Sample input and output

Sample InputSample Output
100 0
33.0476190476
100 2
2 3
99 100
29.8571428571

Hint

你可能需要一些概率论 & 线性代数的知识才能解决本题!

Source

2016 UESTC Training for Dynamic Programming

 

 

 

  1 #include <bits/stdc++.h>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const int maxn=305;
  4 const long double eps=1e-14;
  5 long double a[maxn][maxn];//构造的高斯消元的矩阵,代表第i个方程式的第j个系数是多少 ,精度要求很高
  6 int n,m,f[maxn],x,y;
  7 inline int read()//读入优化
  8 {
  9     int x=0,f=1;
 10     char ch=getchar();
 11     while(ch<'0'||ch>'9')
 12     {
 13         if(ch=='-')
 14             f=-1;
 15         ch=getchar();
 16     }
 17     while(ch>='0'&&ch<='9')
 18     {
 19         x=x*10+ch-'0';
 20         ch=getchar();
 21     }
 22     return x*f;
 23 }
 24 inline void write(int x)//输出优化
 25 {
 26     if(x<0)
 27     {
 28         putchar('-');
 29         x=-x;
 30     }
 31     if(x>9)
 32         write(x/10);
 33     putchar(x%10+'0');
 34 }
 35 int main()
 36 {
 37     n=read();
 38     m=read();
 39     for(int i=1;i<=n;i++)
 40         f[i]=i;
 41     for(int i=1;i<=m;i++)//如果有传送的话,到哪里
 42         f[read()]=read();
 43      //建立增广矩阵的过程
 44     for(int i=1;i<n;i++)
 45     {
 46         a[i][i]=6;//第一个方程
 47         if(f[i]!=i)
 48             a[i][f[i]]=-6;//如果有传送门 系数直接抵消 x-y=0 相当于 x=y
 49         else
 50         {
 51             a[i][n+1]=6;//方程右边的常数
 52             for(int j=1;j<=6;j++)
 53             {
 54                 if(i+j<=n)
 55                     a[i][i+j]-=1.0;
 56                 else
 57                     a[i][i]-=1.0;//另外一个方程
 58             }
 59         }
 60     }
 61     a[n][n]=1.0;//最后的方程
 62     a[n][n+1]=0;
 63     //高斯消元的过程
 64     for(int i=1;i<=n;i++)
 65     {
 66         int p=i;
 67         for(int j=i+1;j<=n;j++)
 68         {
 69             if(fabs(a[j][i])>eps)//向下查找第j个系数不为0的方程
 70                 p=j;
 71         }
 72         if(fabs(a[p][i])>eps)
 73         {
 74             for(int j=i;j<=n+1;j++)
 75                 swap(a[i][j],a[p][j]);//把方程移上来
 76             for(int j=i+1;j<=n;j++)//向下消元 同时除去其他的系数
 77             {
 78                 if(fabs(a[j][i])>eps)
 79                 {
 80                     long double k=a[j][i]/a[i][i];//消元
 81                     for(int t=i;t<=n+1;t++)
 82                         a[j][t]-=a[i][t]*k;//系数相减
 83                 }
 84             }
 85         }
 86     }
 87     //回代过程
 88     for(int i=n;i>=1;i--)
 89     {
 90         for(int j=i+1;j<=n;j++)
 91         {
 92             if(fabs(a[i][j])>eps)
 93                 a[i][n+1]-=a[i][j]*a[j][n+1];//用已知的解求未知解
 94         }
 95         if(abs(a[i][i])<=eps&&abs(a[i][n+1])>eps)//如果出现矛盾
 96         {
 97             printf("-1\n");
 98             return 0;
 99         }
100         a[i][n+1]/=a[i][i];//求出当前的解
101     }
102     printf("%.12lf\n",(double)a[1][n+1]);//a[i][n+1]就是第i个未知数的解
103     return 0;
104 }

 

这个算法和之前谈及的有点儿不同,它由绝对值最大的部分开始做起,这样可以改善算法上的稳定性。将经过调换后的第一列作为起点,这算法由左至右地计算。每作出以下两个步骤,才跳到下一列:
1.定出每列的最后一个非0的数,将每行的数字除以该数,使到每行的第一个数成为1;
2.将每行的数字减去第一行的第一个数的某个倍数。
所有步骤完成后,这个 矩阵会变成一个行梯阵式,再用 代入法就可解决这个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其实是相当容易解决的,基本的思想就是消元。但是当未知数较多时,解起来也蛮头疼的。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高斯消元法。例如解如下四元一次方程组:
除去各未知数,将各数排在一起,成为矩阵:
为方便起见,用r2+r1表示把第一行各数加到第二行对应数上。
r2-2*r1, r3-3*r1, r4-4*r1,r3+4*r2, r4+3*r2,r4-2*r3, 可得:
化为方程组形式则为:
从而,可得:
X4=4
X3=3
X2=2
X1=1.
说明:对于矩阵采取的变换的合理性,可对照相应方程组的变换加以理解。

 

参考:CDOJ 1330 柱爷与远古法阵【高斯消元,卡精度】 - Angel_Kitty - 博客园
https://www.cnblogs.com/ECJTUACM-873284962/p/7016987.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Renyi-Fan/p/8137260.html

### CDOJ 300 木杆上的蚂蚁 #### 题目描述 题目涉及若干只蚂蚁在一个长度为 \( L \) 的水平木杆上移动。每只蚂蚁初始位置和方向已知,当两只蚂蚁相遇时会立即掉头反向行走。目标是计算所有蚂蚁最终离开木杆的时间以及它们的顺序。 --- #### 解决方案概述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模拟蚂蚁的行为并处理碰撞事件。尽管表面上看起来需要复杂的碰撞检测逻辑,但实际上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简化问题:假设蚂蚁在碰撞时不改变方向,则可以忽略碰撞的影响[^2]。因此,只需关注每只蚂蚁到达木杆两端所需时间即可。 以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1. **输入解析** 输入数据包括测试用例数量 \( T \),每个测试用例包含木杆长度 \( L \) 和蚂蚁的数量 \( N \)。对于每只蚂蚁,记录其初始位置和移动方向(左或右)。 2. **时间和顺序计算** 对于每只蚂蚁: - 如果它朝左移动,则离木杆左侧的距离为其当前位置; - 如果它朝右移动,则离木杆右侧的距离为 \( L - \text{当前蚂蚁的位置} \)。 将这些距离存储下来,并按升序排列以确定蚂蚁离开木杆的顺序。 3. **输出结果** 输出每只蚂蚁离开木杆的时间及其编号。 --- #### Python 实现代码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 Python 实现: ```python t = int(input()) # 测试用例数量 for case in range(1, t + 1): n, l = map(int, input().split()) # 蚂蚁数量和木杆长度 ants = [] for _ in range(n): idx, pos, direction = input().split() idx = int(idx) pos = int(pos) if direction == 'L': time_to_fall = pos # 到达左边所需时间 else: time_to_fall = l - pos # 到达右边所需时间 ants.append((time_to_fall, idx)) # 按照掉落时间排序 sorted_ants_by_time = sorted(ants, key=lambda x: x[0]) # 提取原始索引以便后续匹配 original_indices = list(range(len(sorted_ants_by_time))) # 打印结果 print(f"Case #{case}:") for ant_index in original_indices: print(sorted_ants_by_time[ant_index][1], end=" ") print() ``` --- #### 关键点解释 1. **碰撞不影响总时间** 假设蚂蚁在碰撞时不改变方向,则整个过程中的最大时间为任意一只蚂蚁到最近端点的最大距离。这使得我们可以跳过复杂的状态更新操作[^2]。 2. **效率优化** 使用内置函数 `sorted` 可以高效完成排序任务,算整体复杂度为 \( O(N \log N) \)。 3. **边界条件** 特殊情况包括仅有一只蚂蚁的情况或者所有蚂蚁都朝同一方向移动的情形。程序应能正确处理此类场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