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OJ】1912: [Apio2010]patrol 巡逻(树的直径)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特定情况下树中环的构造方法。当k=1时,问题转化为寻找树的直径;当k=2时,则需通过修改树的直径上的边权来求解。文章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实现思路与算法流程,并提供了完整的C++代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

传送门:QWQ

 

 

分析

$ k=1 $ 时显然就是树的直径

$ k=2 $ 时怎么做呢?

做法是把一开始树的直径上的边的边权改成$ -1 $,那么当我们第二次用这些边做环时就抵消了一开始的贡献。

所以答案就是边的数量*2 - 一开始树的直径 - 后来树的直径

 P.S. 第二次求树的直径时只能dp

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210000;
int n,dis[maxn], inq[maxn] ;
struct Edge{ int u,v,dis; }; 
vector<int> G[maxn]; vector<Edge> edges;
queue<int> que;
void addedge(int a,int b,int c){
    edges.push_back((Edge){a,b,c}); edges.push_back((Edge){b,a,c});
    int m=edges.size(); G[a].push_back(m-2); G[b].push_back(m-1);
}
int spfa(int s){
    memset(dis,-127,sizeof(dis));
    memset(inq,0,sizeof(inq));
    dis[s]=0;
    que.push(s);  inq[s]=1;
    while(!que.empty()){
        int u=que.front(); que.pop();
        for(int i=0;i<G[u].size();i++){
            int v=edges[G[u][i]].v; 
            if(!inq[v] && dis[v]<dis[u]+edges[G[u][i]].dis){
                dis[v]=dis[u]+edges[G[u][i]].dis;
                if(!inq[v]){que.push(v); inq[v]=1; }
            }
        }
    }
    int q=1,ans,maxnum=-10000000;
    for(int i=1;i<=n;i++) if(i!=s && dis[i]==dis[s]) q=0;
    for(int i=1;i<=n;i++){
        if(dis[i]>maxnum && (q||i!=s)){ maxnum=dis[i]; ans=i; }
    }
    return ans;
}
void dfs(int p,int fa){
    if(dis[p]==0) return;
    for(int i=0;i<G[p].size();i++){
        int v=edges[G[p][i]].v; 
        if(v!=fa && dis[v]==dis[p]-1){
            edges[G[p][i]].dis=-1; edges[G[p][i]^1].dis=-1; dfs(v,p);
        }
    }
}
int ansa=0;
int dp(int x,int fa){
    int big1=0,big2=0;
    for(int i=0;i<G[x].size();i++){
        int v=edges[G[x][i]].v; if(v==fa) continue;
        int k=dp(v,x)+edges[G[x][i]].dis;
        if(big1<k){big2=big1; big1=k;}
        else if(big2<k){ big2=k; }
    }
    if(big1+big2 > ansa) ansa=big1+big2;
    return big1;
}
int main(){
    int a,b,k;
    scanf("%d%d",&n,&k);
    for(int i=1;i<n;i++){
        scanf("%d%d",&a,&b);
        addedge(a,b,1);
    }
    int p=spfa(1);
    int q=spfa(p); 
    int ans =2*n-1-dis[q];
    if(k==2){
         dfs(q,0); dp(1,0);
        ans-=ansa-1;
    } 
    printf("%d\n",ans);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oblex/p/9189447.html

内容概要:本文从关键概念、核心技巧、应用场景、代码案例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五个维度探讨了Python编程语言的进阶之路。关键概念涵盖装饰器、生成器、上下文管理器、元类和异步编程,这些概念有助于开发者突破基础认知的核心壁垒。核心技巧方面,介绍了内存优化、性能加速、代码复用和异步处理的方法,例如使用生成器处理大数据流、numba库加速计算密集型任务等。应用场景展示了Python在大数据处理、Web开发、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运维等多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在FastAPI框架中构建异步API服务的实战案例,详细分析了装饰器日志记录、异步数据库查询和性能优化技巧。最后展望了Python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异步编程的普及、类型提示的强化、AI框架的深度整合以及多语言协同。 适合人群:已经掌握Python基础语法,希望进一步提升编程技能的开发者,特别是有意向从事数据科学、Web开发或AI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Python进阶概念和技术,如装饰器、生成器、异步编程等,提升代码质量和效率;②学习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如通过FastAPI构建高效的异步API服务;③了解Python在未来编程领域的潜在发展方向,为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含了丰富的实战案例,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练习,特别是尝试构建自己的异步API服务,并通过调试代码加深理解。同时关注Python社区的发展动态,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具。
内容概要:本文档《Rust系统编程实战》详细介绍了Rust在系统编程领域的应用,强调了其内存安全、零成本抽象和高性能的特点。文档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核心实战方向、典型项目案例和技术关键点。在核心实战方向中,重点讲解了unsafe编程、FFI(外部函数接口)和底层API调用,涉及操作系统组件开发、网络编程、设备驱动开发、系统工具开发和嵌入式开发等多个领域,并列出了每个方向所需的技术栈和前置知识。典型项目案例部分以Linux字符设备驱动为例,详细描述了从环境搭建到核心代码实现的具体步骤,包括使用bindgen生成Linux内核API的Rust绑定,定义设备结构体,以及实现驱动核心函数。 适合人群:对系统编程有兴趣并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开发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操作系统底层机制、网络协议栈或嵌入式系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Rust在不同系统编程场景下的应用,如操作系统组件开发、网络编程、设备驱动开发等;②通过实际项目(如Linux字符设备驱动)的学习,理解Rust与操作系统内核的交互逻辑;③提高对unsafe编程、FFI和底层API调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阅读建议:由于文档内容较为深入且涉及多个复杂概念,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练习,特别是在尝试实现Linux字符设备驱动时,务必按照文档提供的步骤逐步进行,并多加调试和测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