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学习之路之入门篇

本文介绍了2006年ARM公司推出的基于ARMv7架构的Cortex系列中的M3处理器——STM32的基本结构。内容涵盖处理器核心、NVIC、BUSMATRIX等关键模块,并解释了Cortex-M3的两种操作模式与两级特权操作,帮助读者理解STM32的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06年ARM公司推出了基于ARMV7架构的cortex系列的标准体系结构,以满足各种技术得不同性能要求,包含了A,R,M三个分工明确的系列

其中A系列面向复杂的尖端应用程序,用于运行开放式的复杂操作系统;R系列适合实时操作系统,M系列专门针对低成本的微控制领域。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STM32就是M3的处理器

 

 STM32(M3)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主要包括处理器核cortex-m3 core,NVIC,BUS MATRIS,FLASH转换,及断点单元,DWT,ITM,MPU,ETM,TPIU,ROM Table

SW/SWJ-DP等模块,其中MPU和ETM单元是可选单元。

这些单元可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其中ETM,TPIU,ROM Table,SW/SWJ-DP单元属于外层,因为这四个单元或可选或可灵活配置实现,也就是在处理器具体实现时TPIU,ROM Table

,SW/SWJ-DP可能与图1-1可能不同,

 

 

 cortex-m3核内部寄存器包括:13个通用32位寄存器,连接寄存器LR,程序计数器PC,程序状态寄存器 xpsr和2个堆栈指针寄存器;

 

 

 

 

 

 

 

 

 

 

Cortex-M3处理器支持两种处理器的操作模式,还支持两级特权操作。 

两种操作模式分别为:处理者模式和线程模式(thread mode)。
引入两个模式的本意,是用于区别普通应用程序的代码和异常服务例程的代码——包括中断服务例程的代码。 

两级特权操作分别为:特权级和用户级。
这可以提供一种存储器访问的保护机制,使得普通的用户程序代码不能意外地,甚至是恶意地执行涉及到要害的操作。
处理器支持两种特权级,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安全模型。

主应用程序(线程模式),既可以使用特权级,也可以使用用户级;
异常服务例程(处理者模式)必须在特权级下执行。

通过引入特权级和用户级,就能够在硬件水平上限制某些不受信任的或者还没有调试好的程序,

不让它们随便地配置涉及要害的寄存器,因而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ugeanran/p/8477581.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