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精确率和召回率,浅显的例子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深入解析了在男女儿童分类任务中,如何计算和理解准确率与召回率。通过5万儿童样本的分类实验,详细阐述了TP、FP、FN、TN的概念及其在评估模型性能中的应用。
 最近正好做 男女儿童的分类,举个具体的例子解释一下:

假设 儿童5w, 识别成儿童的有 4w, 识别成 other 的有1w.
other 10w, 识别成other的有8w, 识别成 儿童的有 2w
下面分析儿童的准确率和召回率,那么按照给出的信息分析下面表格:

儿童相关数据 儿童不相关数据

检索到儿童 是儿童的数据并识别为儿童 把other识别成儿童
(正类识别为正类, TP=4w) (负类识别为正类,FP=2w)

未检索到儿童 是儿童数据却识别为other 把other识别为 other
(正类识别为负类, FN= 1w) (负类识别为负类, TN=8w)

由于我们现在分析的是儿童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所以儿童是正类,other是负类,
所以准确率可以解释为,在所有 判别为儿童的数据中是儿童的 数据的比例:
acc = TP /(TP + FP) = 66.67%
召回率可解释为, 在所有儿童相关的数据中,判别为儿童的 数据的比例:
recall = TP / (TP + FN) = 80%
同样的可以统计 other 的 准确率和召回率, 根据上面表格中详细的解释,可以自己试试。
 
上面内容是拷贝过来的,
笔者补充:
F1 Score:F1 Score = P*R/2(P+R),其中P和R分别为 precision 和 recall
F1 = 0.18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angxiaosheng/p/10796827.html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性能评测指标。首先,我需要整理常见的性能指标,比如准确精确召回率、F1值,还有AUC-ROC曲线这些。然后,可能需要解释混淆矩阵,因为这是很多指标的基础。另外,用户提到的引用里有模型评测流程优化方法,所以得结合这些内容,比如数据准备、模型加载等步骤。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引用3中的技巧,比如模型量化优化方法,可能需要在性能评测之后提到如何提升指标。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每个指标用例子或公式展示,比如用LaTeX写准确的公式。同时,要生成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提高准确、常用的工具等。最后检查是否符合格式要求,比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并且正确引用文献。可能还需要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验证码识别中的注意力机制,引用2的内容可以在这里提到。总之,先概述评测流程,再详细各个指标,最后讲优化方法,并链接到相关引用。</think>以下是对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及性能评测指标的详细说明,结合技术方法与实际应用场景: ### 一、核心性能指标 1. **准确(Accuracy)** - 计算公式:$Accuracy = \frac{TP+TN}{TP+TN+FP+FN}$ - 适用场景:类别分布均衡的分类任务 - 局限性:对类别不平衡数据敏感[^1] 2. **精确(Precision)与召回率(Recall)** $$Precision = \frac{TP}{TP+FP},\quad Recall = \frac{TP}{TP+FN}$$ 常用于目标检测与医疗诊断等需权衡FP/FN的场景 3. **F1-Score** - 综合指标:$F1 = 2 \times \frac{Precision \times Recall}{Precision + Recall}$ - 适用场景:类别不均衡情况下的性能评估 4. **AUC-ROC曲线** - 通过绘制TPR与FPR关系曲线,面积越大性能越好 - 计算公式: $$AUC = \int_{0}^{1} TPR(FPR) \, dFPR$$ ### 二、评测实施流程 1. **数据准备阶段** - 划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推荐比例6:2:2) - 数据增强处理(引用[3]提到的数据平衡技术) 2. **模型加载与推理** ```python # PyTorch评测代码示例 model.eval() with torch.no_grad(): for inputs, labels in test_loader: outputs = model(inputs) # 计算指标 ``` 3. **多维度评估 - 速度指标:FPS(帧)、推理时延 - 资源消耗:显存占用、FLOPs计算量 - 鲁棒性测试:噪声注入、对抗样本检测 ### 三、性能优化方法 1. **模型结构优化** - 使用注意力机制(如引用[2]所述) - 网络架构搜索(NAS) 2. **训练策略改进** - 梯度累积(引用[3]技术) - 混合精度训练 3. **后处理优化** - 模型量化(引用[3]提到的MobileNetV3方案) - 知识蒸馏 4. **数据层面优化** - 数据增强扩展 - 困难样本挖掘 ### 四、典型应用案例 在验证码识别场景中(引用[2]),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可将识别提升3-5%。工业检测领域常用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指标,计算公式: $$mAP = \frac{1}{N}\sum_{i=1}^{N} AP_i$$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