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工作指南]全局视角*内部沟通

本文探讨了在学生社团中如何实现高效沟通的方法。强调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并详细对比了几种沟通方式的特点,包括面对面交谈、短信/电话、书面形式及集体会议等。此外,还特别介绍了如何组织高效会议,包括会议的目的、频率、过程以及出席率的重要性。
三、内部沟通

 

────让二十个人行动起来像一个人

 

a)         重要性与难点

只有信息得到快速准确地传递,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不会发生错误或效果打折扣。在我们这样的学生社团中,大家都是在利用课余时间做事,各自的时间安排差别较大,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往往难以找到所有人都空闲聚在一起开会的时间。因此沟通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沟通手段才能保证信息快速准确得传达到每个人。

 

b)        传达信息的范围

“这件事需要通知哪些人?”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这件事不应该通知哪些人?”除了不应该知道的,其他人都应该知道。这是发布信息的应有范围。

 

c)        沟通方式

有效沟通评价指标:深度──是否能充分交换意见,广度──能够涉及到的人数,容量──包含内容的多少,互动性──是否能就对方意见做出反馈,准确性──信息传达不遗漏不出错,即时性──是否能随时随地沟通。

以下是根据个人感觉得出的评分,仅供参考:

                         i.              单独谈话(就是两人面对面交流啦)

深度  ☆☆☆☆           广度              容量  ☆☆☆☆

互动性☆☆☆        准确性☆☆☆        即时性☆☆

                       ii.              短信/电话(使用现代通信手段沟通)

深度                    广度  ☆☆☆☆      容量 

互动性☆☆          准确性☆            即时性☆☆☆☆

                      iii.              书面形式(手写/打印/Email/BBS信)

深度  ☆☆                广度  ☆☆          容量  ☆☆☆☆

互动性☆            准确性☆☆☆☆      即时性☆☆

                     iv.              集体会议(大家伙凑一起各抒己见)

深度  ☆☆☆              广度  ☆☆☆        容量  ☆☆☆☆

互动性☆☆☆☆      准确性☆☆          即时性☆

 

每种方式都各有利弊,并无绝对好坏,应该根据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沟通方式。总得看可能是会议的沟通效率最高,但是并没有必要什么事都开会,大家也没有很多共同的空闲时间来开会。会议的特点是互动性高,可以大家一起讨论,各自的想法相互激发点子,适于开放思维策划活动。或者有较多的内容需要通知很多人,也可以开会。如果有很多内容要,但只需要通知一两个人,那就没有必要让大家都来开会了,单独谈话就好。短信/电话的即时性最好,但容量太低,而且对方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原来的意图而导致出错,适于紧急但比较简单明了的信息。书面形式的通知的准确性最好,不会在传达中走样,也不会应为时间长就被忘记,但互动性太差,适于通知大量琐碎但已经确定不需要再修改的信息。而且大家互相不照面,不利于增进感情和凝聚力呵呵。

 

d)        高效会议

                         i.              会议的目的

某项工作需要社团多个部门配合才能完成,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会来协调和组织。

具体来说就是,向核心成员传达近期工作计划,分配具体的工作内容,收集各部门进展情况的反馈,讨论策划活动人事变动等等。

 

                       ii.              频率和长度

太多的会议比较浪费大家时间,如果没有很多内容需要通知大家,就没有必要开会了。从目前的情况看,两周一次会议可能是比较适中的频率。

某位大师曾经说:“有效率的会议,绝不超过90分钟。”我们社团没那么多事情,40分钟就差不多了,太短说明这个会议没必要开,太长说明积攒了太多没有处理的事务,或会议中讨论了太多无关话题而导致会议效率低下。

 

                      iii.              会议的过程

挑选时间地点:没啥好说的,看个人喜好,总之尽量让最多的人能按时到场。

发布通知:有飞信的发飞信,没飞信的发短信,没短信的打电话,一定要求回复。

准备议题:会议前要把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列成清单,并对每个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有自己的预期。如:组织一次内部万米比赛(何时?下周日;谁来负责?活动部长)

引导讨论:不要闲扯。

记录结果:会议中的每项的决议都要准确记录下来。正规的会议本来是需要有专人负责记录会议的,但我们没那么多人手,也没这个必要。会长开会就会长自己记录,既方便也避免他人记录得不准确。在议题清单的每个问题间留行空白,有了讨论结果后直接批注在空白处就可以。

整理归档:会议结束后要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电子版并归档,给每位管理层成员email一份以便开展工作时参照,再在Running版上发布一份摘要以便让会员知晓社团的最新动向。

 

例:20071011第六次会议档案

 

 

时间:20071011日周四晚930

地点:南去30号楼六楼活动室

到会:徐琨、顾燕青、李慕媛、万洁华、姜信百、张捷、张斯洛、王凯琳、王雯雯、廖晖

请假:周原、岳志亮、王瑶、吴梦晗

缺席:王孟、周天厦、孙逸潇

记录:徐琨

主要内容:

一、            周六测速负责人

负责人:张斯洛

现场后勤:姜信百

二、            黄兴公园

暂定时间:114

负责人:万洁华

协助策划:吴梦晗、周原

讨论了策划与外联的相关事宜。

三、            共青跑步指导

时间:1021

负责人:王凯琳

四、            留学生的招募

暂缓

五、            马拉松交流座谈会

暂定时间:118

负责人:顾燕青

协助策划:王瑶、张斯洛、张捷

主要内容:

马拉松历史文化简介,赛前训练、比赛注意事项。

邀请参加的马拉松的同学现身说法,互动问答等。

六、            杂务

常训荧光棒采购:张斯洛、周天厦

07干事补充传单发放:王凯琳、李慕媛、周天厦、姜信百

宣传部成员招募传单发放:王雯雯。

传单设计:徐琨

 

 

                     iv.              会议出席率

会议出席率是人事考察的重要指标。也许有人觉得会议缺席(包括请假)不能说明太大问题,但从一个学期的统计情况看,会议的出席率和这个人在社团工作中的表现是完全对等的。看一个人能不能承担某项重要的任务,首先要看这个人的会议出席率高不高。




  • 马a甲a
    2008-08-04 00:32:25 匿名 218.78.*.*

    话说,人名可以被Google到唉...
    顺便偷笑:叫你没事改模板,看换行排版坏掉了吧~~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uteRabbit/archive/2008/03/02/2192499.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