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需求分析

 

做好需求分析

做好需求分析,是需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我总结的方法流程为:获取用户 需求→分析用户需求→编写需求文档→评审需求文档→管理需求。

获取用户需求

这是该阶段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以下为获取用户需求需要执行的活动

了解客户方的所有用户类型以及潜在的类型。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来确定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系统的工作范围。

对用户进行访谈和调研。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会议 、 电话、电子邮件、小组讨论、模拟演示等不同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交流一定要有记录,对于交流的结果还可以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活动。例如,可以 将需求细分为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如响应时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自动恢复时间等)、环境限制、设计约束等类型。

需求分析人员对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

⑴对于用户提出的每个需求都要知道“为什么”,并判断用户提出的需求是否有充足的理由;

⑵将那种以“如何实现”的表述方式转换为“实现什么”的方式,因为需求分析阶段关注的目标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

⑶分析由用户需求衍生出的隐含需求,并识别用户没有明确提出来的隐含需求(有可能是实现用户需求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往往容易忽略掉,经常因为对隐含需求考虑得不够充分而引起需求变更。

需求分析人员将调研的用户需求以适当的方式呈交给用户方和开发方的相关人员。大家共同确认需求分析人员所提交的结果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用户的意图。需求分析人员在这个任务中需要执行下述活动:

⑴明确标识出那些未确定的需求项(在需求分析初期往往有很多这样的待定项);

⑵使需求符合系统的整体目标;

⑶保证需求项之间的一致性,解决需求项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分析用户需求

在很多情形下,分析用户需求是与获取用户需求并行的,主要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为客户、用户、开发方等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的渠道。这些模型是对需求的抽象,以可视化的方式提供一个易于沟通 的桥梁。用户需求的分析与获取用户需求有着相似的步骤,区别在于分析用户需求时使用模型来描述,以获取用户更明确的需求。分析用户需求需要执行下列活动:

以图形表示的方式描述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系统的边界与接口;

通过原型、页面流或其它方式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界面,用户可以对需求做出自己的评价;

系统可行性分析,需求实现的技术可行性、环境分析、费用分析、时间分析等;

以模型描述系统的功能项、数据实体、外部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实体之间的状态转换等方面的内容。

1、编写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或形式化语言来描述,还可以添加图形的表述方式和模型表征的方式。需求文档应该包括用户的所有需求(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2、评审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完成后,需要经过正式评审,以便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一般的评审分为用户评审和同行评审两类。用户和开发方对于软件项目内容的描述,是以需求规格说明书作为基础的;用户验收的标准 则是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内容来制订,所以评审需求文档时用户的意见是第一位的。而同行评审的目的,是在软件项目初期发现那些潜在的缺陷或错误,避免这些错误和缺陷遗漏到项目的后续阶段。

3、管理需求

需求的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以可控的方式管理软件的需求,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匆匆忙忙地完成用户调研与分析,则往往意味着不稳定的 需求。所以需求管理要保证需求分析各个活动都得到了充分的执行。对于需求变更的管理,则主要使用需求变更流程和需求跟踪矩阵的管理方式。

软件需求来自系统工程与客户两个方面,其中客户是主要的需求提供者(系统工程需求也来自于客户)。客户需要搜集其最终用户的需求并考虑自身的需求,然后再提供给开发方。假如客户并未去认真搜集最终用户的需求,开发方便需要做到这一点,因为系统最终要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aochunhui/p/8523429.html

### 需求分析方法及常见术语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明确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约束条件。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及相关术语: #### 1. 统一综合法 统一综合法是一种融合多种方法论的需求分析方法[^1]。它结合了面向对象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用户画像法、领域专家意见法、方案设计法以及问题分析法等多种技术。这种方法强调通过系统的归纳、分析与总结,提升需求分析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 #### 2. 面向对象分析法 面向对象分析法(Object-Oriented Analysis, OOA)是一种基于对象模型的需求分析方法。它通过识别系统中的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来描述需求。关键骤包括定义类、属性、方法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复杂系统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和行为[^1]。 #### 3.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关注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它通常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列出系统必须提供的功能列表,并进一细化为子功能。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清晰地划分功能模块,便于后续的设计和开发。 #### 4. 用户画像法 用户画像法通过创建虚拟用户形象来帮助团队理解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和行为模式。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实际用户的期望和使用习惯。 #### 5. 领域专家意见法 领域专家意见法依赖于行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识别和验证需求。通过与专家沟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特定领域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要求[^1]。 #### 常见术语 - **SRS(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用于详细记录系统的需求。 - **Use Case**:用例,描述系统与外部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场景。 - **Stakeholder**: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用户、开发者等对项目有影响或受项目影响的人群。 - **Requirement Traceability Matrix (RTM)**:需求跟踪矩阵,用于跟踪需求在整个开发周期中的实现情况。 - **Functional Requirement**:功能性需求,描述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非功能性需求,涉及性能、安全性、可用性等系统属性[^2]。 ```python # 示例代码:一个简单的功能需求实现 def calculate_discount(price, discount_rate): """根据价格和折扣率计算最终价格""" if discount_rate < 0 or discount_rate > 1: raise ValueError("折扣率必须在0到1之间") return price * (1 - discount_rate) # 测试用例 print(calculate_discount(100, 0.2)) # 输出8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