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之数学】03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拉格朗日乘子法、KKT条件、投影法...

博客介绍了处理有约束优化问题的两种方式。一是将有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如拉格朗日法和罚函数法;二是对无约束问题下的求解算法进行修改,使其适用于有约束问题,如投影法,还介绍了投影梯度法和正交投影算子等内容。

梯度下降法、最速下降法、牛顿法等迭代求解方法,都是在无约束的条件下使用的,而在有约束的问题中,直接使用这些梯度方法会有问题,如更新后的值不满足约束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处理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 将有约束的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问题,如拉格朗日乘子法和KKT条件;
  2. 对无约束问题下的求解算法进行修改,使其能够运用在有约束的问题中,如对梯度下降法进行投影,使得更新后的值都满足约束条件。

1 将有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

1.1 拉格朗日法

仅含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 \begin{array}{cl}{\text { minimize }} & {f(\boldsymbol{x})} \\ {\text { subject to }} & {\boldsymbol{h}(\boldsymbol{x})=\mathbf{0}}\end{array} \]

其中,\(x \in \mathbb{R}^n\)\(f :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boldsymbol{h} :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m}, \boldsymbol{h}=\left[h_{1}, \ldots, h_{m}\right]^{\top}, \text { and } m \leq n\)

该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 l(\boldsymbol{x}, \boldsymbol{\lambda})=f(\boldsymbol{x})+\boldsymbol{\lambda}^{\top} \boldsymbol{h}(\boldsymbol{x}) \]

FONC:对拉格朗日函数 \(l(\boldsymbol{x}, \boldsymbol{\lambda})\) 求偏导数,令偏导数都等于 0,求得的解必然满足原问题的等式约束,可以从这些解里面寻找是否有局部最优解。这是求得局部最优解的一阶必要条件。

拉格朗日条件:(分别对 \(\bm x\)\(\bm \lambda\) 求偏导)
\[ \begin{array}{l}{D_{x} l\left(\boldsymbol{x}^{*}, \boldsymbol{\lambda}^{*}\right)=\mathbf{0}^{\top}} \\ {D_{\lambda} l\left(\boldsymbol{x}^{*}, \boldsymbol{\lambda}^{*}\right)=\mathbf{0}^{\top}}\end{array} \]

上式中,对 \(\lambda\) 求偏导数得到的就是等式约束。

拉格朗日条件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即满足上述方程的点 \(\boldsymbol x^{*}\) 不一定是极值点。

1.1.1 KKT条件

既含等式约束又含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 \begin{array}{rl}{\operatorname{minimize}} & {f(\boldsymbol{x})} \\ {\text { subject to }} & {\boldsymbol{h}(\boldsymbol{x})=\mathbf{0}} \\ {} & {\boldsymbol{g}(\boldsymbol{x}) \leq \mathbf{0}}\end{array} \]

其中,\(f :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boldsymbol{h} :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m}, m \leq n\),并且 \(\boldsymbol{g} :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p}\)

将该问题转化为拉格朗日形式:
\[ l(\boldsymbol{x}, \boldsymbol{\lambda})=f(\boldsymbol{x})+\boldsymbol{\lambda}^{\top} \boldsymbol{h}(\boldsymbol{x}) +\boldsymbol{\mu}^{\top} \boldsymbol{g}(\boldsymbol{x}) \]

\(\bm x^{*}\) 是原问题的一个局部极小点,则必然存在 \(\bm{\lambda}^{* \top} \in \mathbb{R}^m\)\(\bm{\mu}^{* \top} \in \mathbb{R}^p\),使得下列KKT条件成立:

  1. \(\bm {\mu}^{*} \geq 0\)
  2. \(D f\left(\boldsymbol{x}^{*}\right)+\boldsymbol{\lambda}^{* \top} D \boldsymbol{h}\left(\boldsymbol{x}^{*}\right)+\boldsymbol{\mu}^{* \top} D \boldsymbol{g}\left(\boldsymbol{x}^{*}\right)=\mathbf{0}^{\top}\)
  3. \(\boldsymbol{\mu}^{* \top} \boldsymbol{g}\left(\boldsymbol{x}^{*}\right)=0\)
  4. \({\boldsymbol{h}(\boldsymbol{x}^*)=\mathbf{0}}\)
  5. \({\boldsymbol{g}(\boldsymbol{x}^*) \leq \mathbf{0}}\)

KKT条件中,\(\bm{\lambda}^{*}\) 是拉格朗日乘子向量,\(\bm{\mu}^{*}\) 是KKT乘子向量,\(\bm{\lambda}^{*}\)\(\bm{\mu}^{*}\) 的元素分别称为拉格朗日乘子和KKT乘子。

1.1.2 拉格朗日法更新方程

将含约束的优化问题转化为拉格朗日形式后,我们可以用更新方程对该问题进行迭代求解。

这也是一种梯度算法,但拉格朗日乘子、KKT 乘子的更新和自变量 \(\bm x\) 的更新不同,自变量 \(\bm x\) 继续采用梯度下降法更新,而拉格朗日乘子、KKT 乘子的更新方程如下:
\[ \boldsymbol{\lambda}^{(k+1)}=\boldsymbol{\lambda}^{(k)}+\beta_{k} \boldsymbol{h}\left(\boldsymbol{x}^{(k)}\right), \\ \boldsymbol{\mu}^{(k+1)}=\left[\boldsymbol{\mu}^{(k)}+\beta_{k} \boldsymbol{g}\left(\boldsymbol{x}^{(k)}\right)\right]_{+} \]

其中,\([\cdot]_{+}=\max \{\cdot, 0\}\)

1.1.3 凸优化问题下的拉格朗日法

拉格朗日乘子法和KKT条件在一般的含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中,都只是一阶必要条件,而在凸优化问题中,则变成了充分条件。

凸优化问题指的是目标函数是凸函数,约束集是凸集的优化问题。线性规划、二次规划(目标函数为二次型函数、约束方程为线性方程)都可以归为凸优化问题。

凸优化问题中,局部极小点就是全局极小点。极小点的一阶必要条件就是凸优化问题的充分条件。

1.2 罚函数法

考虑一般形式的有约束优化问题:
\[ \begin{array}{cl}{\operatorname{minimize}} & {f(\boldsymbol{x})} \\ {\text { subject to }} & {\boldsymbol{x} \in \Omega}\end{array} \]

将问题变为如下无约束的形式:
\[ \operatorname{minimize} f(\boldsymbol{x})+\gamma P(\boldsymbol{x}) \]

其中,\(\gamma\) 是惩罚因子,\(P :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 是罚函数。求解该无约束优化问题,把得到的解近似作为原问题的极小点。

罚函数需要满足以下 3 个条件:

  1. \(\bm P\) 是连续的;
  2. 对所有 \(\bm x \in \mathbb{R}^n\)\(P(\boldsymbol{x}) \ge 0\) 成立;
  3. \(P(\boldsymbol{x})=0\),当且仅当 \(\bm x\) 是可行点(即 \({\bm{x} \in \Omega}\))。

2 对梯度算法进行修改,使其运用在有约束条件下

2.1 投影法

梯度下降法、最速下降法、牛顿法等优化算法都有通用的迭代公式:
\[ \boldsymbol{x}^{(k+1)}=\boldsymbol{x}^{(k)}+\alpha_{k} \boldsymbol{d}^{(k)} \]

其中,\(\boldsymbol{d}^{(k)}\) 是关于梯度 \(\nabla f(\bm x^{(k)})\) 的函数,如在梯度下降法中,\(\boldsymbol{d}^{(k)} = -\nabla f(\bm x^{(k)})\)

考虑优化问题:
\[ \begin{array}{cl}{\operatorname{minimize}} & {f(\boldsymbol{x})} \\ {\text { subject to }} & {\boldsymbol{x} \in \Omega}\end{array} \]

在上述有约束的优化问题中,\(\boldsymbol{x}^{(k)}+\alpha_{k} \boldsymbol{d}^{(k)}\) 可能不在约束集 \(\Omega\) 内,这是梯度下降等方法无法使用的原因。

而投影法做的是,如果 \(\boldsymbol{x}^{(k)}+\alpha_{k} \boldsymbol{d}^{(k)}\) 跑到约束集 \(\Omega\) 外面去了,那么将它投影到约束集内“最接近”的点;如果 \(\boldsymbol{x}^{(k)}+\alpha_{k} \boldsymbol{d}^{(k)} \in \Omega\),那么正常更新即可。

投影法的更新公式为:
\[ \boldsymbol{x}^{(k+1)}=\boldsymbol{\Pi}\left[\boldsymbol{x}^{(k)}+\alpha_{k} \boldsymbol{d}^{(k)}\right] \]

其中 \(\bm \Pi\) 为投影算子,\(\bm \Pi[\bm x]\) 称为 \(\bm x\)\(\Omega\) 上的投影。

2.1.1 梯度下降法 to 投影梯度法

梯度下降法的迭代公式为:
\[ \boldsymbol{x}^{(k+1)}=\boldsymbol{x}^{(k)}-\alpha_{k} \nabla f\left(\boldsymbol{x}^{(k)}\right) \]

将投影算法引入梯度下降法,可得投影梯度法,迭代公式如下:
\[ \boldsymbol{x}^{(k+1)}=\boldsymbol{\Pi}\left[\boldsymbol{x}^{(k)}-\alpha_{k} \nabla f\left(\boldsymbol{x}^{(k)}\right)\right] \]

2.1.2 正交投影算子

含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投影梯度法可以利用正交投影算子来更新 \(\bm x^{(k)}\)

含线性约束的优化问题如下所示:
\[ \begin{array}{cl}{\operatorname{minimize}} & {f(\boldsymbol{x})} \\ {\text { subject to }} & {\boldsymbol{A x}=\boldsymbol{b}}\end{array} \]

其中,\(f : \mathbb{R}^{n} \rightarrow \mathbb{R}\)\(\boldsymbol{A} \in \mathbb{R}^{m \times n}, m<n\)\(\operatorname{rank} \boldsymbol{A}=m, \boldsymbol{b} \in \mathbb{R}^{m}\),约束集 \(\Omega=\{\boldsymbol{x} :\boldsymbol{A} \boldsymbol{x}=\boldsymbol{b} \}\)

这种情况下,正交投影算子矩阵 \(\bm P\) 为:
\[ \boldsymbol{P}=\boldsymbol{I}_{n}-\boldsymbol{A}^{\top}\left(\boldsymbol{A} \boldsymbol{A}^{\top}\right)^{-1} \boldsymbol{A} \]

正交投影算子 \(\bm P\) 有两个重要性质:

  1. \(P=P^{\top}\).
  2. \(P^{2}=P\).

在投影梯度算法中,可以按照如下公式更新 \(\bm x^{(k)}\)
\[ \boldsymbol{x}^{(k+1)}=\boldsymbol{x}^{(k)}-\alpha_{k} \boldsymbol{P} \nabla \boldsymbol{f}(\boldsymbol{x}^{(k)}) \]

References

Edwin K. P. Chong, Stanislaw H. Zak-An Introduction to Optimization, 4th Edition

相关博客

【机器学习之数学】01 导数、偏导数、方向导数、梯度
【机器学习之数学】02 梯度下降法、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方向法、拟牛顿法
【机器学习之数学】03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拉格朗日乘子法、KKT条件、投影法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uliytTaotao/p/11077353.html

<think>首先,用户意图是了解拉格朗日乘子法和迭代法在求解变分不等式中的应用。用户问题具体是:"拉格朗日乘子法与迭代法在变分不等式求解中的比较与应用"。我需要基于这个进行网络搜索,然后生成答案。 我的任务是: - 调用网络搜索工具进行检索。 - 整合检索到的内容,生成详细、清晰、实用的回答。 - 避免将引用内容集中在末尾;应该整合在回答中。 - 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如“我”)。 - 避免步骤词汇(如“首先”、“然后”)。 - 将答案组织为多个方法或步骤,每个步骤间换行。 - 如果包含代码或公式,遵守特定格式: - 行内公式:$公式内容$ - 独立公式:$$公式内容$$ - 代码:用三个反引号包裹,注明语言类型。 - 在回答后添加相关问题部分: - 标题:"§§相关问题§§:"(在同一行,不能换行或分割) - 至少列出3个相关问题,用阿拉伯数字标号。 - 相关问题必须基于用户原始问题和我的回答。 - 此部分必须在回答的最后。 现在,我需要模拟网络搜索。既然我无法实时搜索,我会基于我的知识库生成相关内容。用户的问题是专业数学主题,涉及变分不等式、拉格朗日乘子法和迭代法。 关键点: - 变分不等式(Variational Inequality, VI):数学问题,如找到点 \( x \) 使得 \( \langle F(x), y - x \rangle \geq 0 \) 对所有 \( y \) 在可行集上成立。 - 拉格朗日乘子法(Lagrange Multiplier Method):用于约束优化,将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 - 迭代法(Iterative Methods):如投影法、分裂方法等,用于求解VI。 比较和应用: - 拉格朗日乘子法常用于将约束VI转化为拉格朗日系统,然后求解。 - 迭代法直接处理VI,通过迭代序列逼近解。 我需要组织答案: - 避免步骤词汇,所以用多个方法或步骤,但用换行分隔。 - 例如,分成几个部分:概述、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应用、迭代法的应用、比较。 结构回答: 1. 介绍变分不等式和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 2. 描述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VI中的应用。 3. 描述迭代法在求解VI中的应用。 4. 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适用场景。 5. 提供实用例子或代码片段(如果有)。 确保公式正确: - 行内公式:$x^*$ - 独立公式:$$ \min f(x) $$ 添加相关问题: - 基于用户问题和回答。 - 如:1. 如何选择拉格朗日乘子法和迭代法?2. 变分不等式在哪些领域有应用?3. 迭代法的收敛性如何分析? 最后,标题严格:"§§相关问题§§:" 生成回答: 先进行“网络搜索”。基于知识: - 拉格朗日乘子法:用于VI时,将VI转化为KKT条件(Karush-Kuhn-Tucker),涉及拉格朗日函数。 - 迭代法:如投影梯度法、分裂算法(如Douglas-Rachford)、内点法。 整合内容。 大纲: - **变分不等式简介**:定义和形式。 - **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应用**:如何用于求解VI,包括公式。 - **迭代法的应用**:常见迭代方法描述。 - **比较**:效率、计算复杂性、适用性。 - **总结**:实用建议。 避免第一人称,用客观语言。 代码或公式示例: - 如果有必要,添加一个简单代码片段,如投影法实现。 相关问题: 1. 拉格朗日乘子法在变分不等式求解中的收敛性如何? 2. 迭代法如投影法在大型问题中的效率如何? 3. 变分不等式求解的现代进展有哪些? 确保回答清晰、实用。</think>### 变分不等式求解中的拉格朗日乘子法与迭代法比较与应用 变分不等式(Variational Inequality, VI)是数学优化问题的一种形式,通常定义为:找到点 $x^* \in K$ 使得 $\langle F(x^*), x - x^* \rangle \geq 0$ 对所有 $x \in K$ 成立,其中 $K$ 是可行集,$F$ 是映射函数。拉格朗日乘子法和迭代法是求解VI的常用方法,各有适用场景和特点。 **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应用** 拉格朗日乘子法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系统,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处理VI的KKT条件(Karush-Kuhn-Tucker)。对于VI问题,若可行集 $K$ 由等式或不等式约束定义,拉格朗日函数构造为: $$ L(x, \lambda) = \langle F(x), x \rangle + \lambda^T g(x) $$ 其中 $\lambda$ 是乘子向量,$g(x)$ 表示约束函数。求解过程涉及解方程组 $\nabla_x L = 0$ 和 $\nabla_\lambda L = 0$,适用于中小规模问题或光滑约束。该方法在经济学均衡模型中有广泛应用,例如交通流量分配问题,能精确处理等式约束,但高维问题中可能因矩阵求逆导致计算负担。 **迭代法的应用** 迭代法直接通过序列逼近VI的解,避免显式求解KKT系统。常见方法包括投影梯度法(Projected Gradient Method)和分裂算法(如Douglas-Rachford)。投影梯度法的迭代格式为: $$ x^{k+1} = P_K(x^k - \gamma F(x^k)) $$ 其中 $P_K$ 是到可行集 $K$ 的投影算子,$\gamma$ 是步长。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非光滑问题,如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训练。分裂算法将问题分解为子步骤,提升并行性,收敛速度依赖问题结构,通常需步长调参。迭代法在图像处理和大数据优化中效率显著,但需确保映射 $F$ 满足单调性以保证收敛。 **方法比较与选择建议** - **计算效率**:拉格朗日乘子法在低维问题中精度高,但求解KKT系统复杂度为 $O(n^3)$;迭代法(如投影法)复杂度为 $O(n)$ 每步,适合高维数据。 - **适用性**:拉格朗日乘子法要求约束可微,对非凸问题敏感;迭代法处理非光滑或大规模VI更鲁棒,但收敛速度可能较慢。 - **实践建议**:优先选择迭代法处理大数据或实时应用;当问题规模小且需精确解时,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 **代码示例:投影梯度法实现** 以下Python代码展示投影梯度法求解简单VI问题(可行集 $K = [0,1]^n$,映射 $F(x) = Ax - b$):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projected_gradient(A, b, x0, gamma=0.1, max_iter=1000, tol=1e-6): x = x0.copy() for _ in range(max_iter): grad = A @ x - b # F(x) = Ax - b x_new = x - gamma * grad x_new = np.clip(x_new, 0, 1) # 投影到 [0,1]^n if np.linalg.norm(x_new - x) < tol: break x = x_new return x # 示例参数 A = np.array([[2, -1], [-1, 2]]) b = np.array([1, 1]) x0 = np.zeros(2) solution = projected_gradient(A, b, x0) print("解:", solution)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