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 和 TX

我们在ifconfig 查看网卡配置时或者嵌入式开发的时候,经常会看到rx/tx缩写,其含义如下:

  RX==receive,接收,从开启到现在接收封包的情况,是下行流量。

  TX==Transmit,发送,从开启到现在发送封包的情况,是上行流量。

 

保持更新,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uyaowen/p/tx-rx.html

06-28
在通信技术中,**RX** **TX** 是两个常用的缩写,分别表示接收(Receive)发送(Transmit)。它们广泛应用于串口通信、网络传输等领域,用于标识数据的流向[^1]。 ### 串口通信中的 RXTX 在串行通信中,设备之间通常通过三条线进行基本的数据传输:**GND**(地线)、**RX**(接收线) **TX**(发送线): - **GND**: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电平,确保发送端接收端之间的信号一致。 - **RX**:接收数据的引脚或线路。该线路用于接收来自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 - **TX**:发送数据的引脚或线路。该线路用于将本设备的数据发送给其他设备[^1]。 例如,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串口通信时,设备A的 **TX** 引脚应连接到设备B的 **RX** 引脚,反之亦然。这种交叉连接的方式确保了数据的双向传输。 ### 逻辑电平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以逻辑电平的形式传输,即高电平(通常代表逻辑1)低电平(通常代表逻辑0)。常见的逻辑电平标准包括: - **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常用于数字电路中,典型的电压范围为0V至5V,其中0V表示逻辑0,5V表示逻辑1。 -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具有较宽的电压范围,通常与供电电压相关,适用于低功耗应用。 这些逻辑电平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通信需求,例如传输距离、功耗限制以及抗干扰能力。 ### 网络传输中的 RXTX 在网络通信中,**RX** **TX** 通常用于描述数据包的流量统计: - **RX** 表示接收到的数据量(下行流量),即从网络到本地设备的数据流。 - **TX** 表示发送的数据量(上行流量),即从本地设备到网络的数据流。 例如,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命令 `ifconfig` 或 `ip` 查看网络接口的 RX TX 流量统计信息。 ### 示例代码:查看网络接口的 RX TX 流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脚本,使用 `psutil` 库获取网络接口的 RX TX 流量: ```python import psutil import time def get_network_stats(): stats = psutil.net_io_counters(pernic=True) for interface, data in stats.items(): print(f"Interface: {interface}") print(f" Bytes Received (RX): {data.bytes_recv} bytes") print(f" Bytes Sent (TX): {data.bytes_sent} bytes") while True: get_network_stats() time.sleep(5) # 每隔5秒更新一次统计数据 ``` 此脚本每隔5秒输出一次每个网络接口的接收发送数据量。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