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接触Linux的第一天,文笔不好请多见谅,我会不定期以最通俗的方式以及自己的理解记录学习的成果,欢迎大神指教,欢迎和我一样初次接触Linux的朋友一起探讨。
准备工作:
VM虚拟机: https://www.vmware.com/products/player/playerpro-evaluation.html 附下载地址
CentOS6.9 : http://isoredirect.centos.org/centos/6/isos/i386/ 附下载地址
把虚拟机安装完成之后,打开虚拟机开始在虚拟机里面安装CentOS!(能用英文界面的情况下尽量用英文界面,不为别的,就因为B格高)
当你打开VM之后出现如下界面:
现在我们来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file -> newVM )出现如图:
Next继续下一步(注意,在这里我选择的是创建一个空的虚拟机。)
下一步选择我们需要的操作系统及发行版本(我选择的是CentOS)
然后创建我们的虚拟机名称及物理地址
接下来是给这个虚拟机分配空间(一般20G就够了,当然也可以多分配,根据自己电脑配置来。注意:这里分配的空间不是在分配完毕之后直接把这部分空间划分走,
而是在你使用过程逐渐的占用你的本地磁盘空间)
空间分配完毕之后出现相关配置信息(直接finish)
创建完成之后的界面
双击右边窗口的配置信息(初次接触的朋友可以按我的设置,或者按自己的资料设置)
接下来是把我们下载好的镜像挂载上去
OK,现在我们可以回到界面启动虚拟机了。
在安装CentOS之前先了解下基础知识:
Linux和Windows内容呈现是不一样的,Linux的所有东西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呈现的。
分区结构和Windows一样,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
根据硬盘的接口不一样呈现的名称也不一样(IDE:hd[a-d] SATA:sd[a-p])
中括号表达的意思:比如第一个IDE接口的硬盘名称hda以此类推。
只能分出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扩展分区只能有一个)
分区名称显示:主分区hda[1-3] 逻辑分区hda[5-X](这里会问了,为什么没有4号分区,因为Linux分区的时候你在分第4个区的时候,
因为系统不知道你还会分多少区,所有从第4个分区开始表现为逻辑分区,所以分区号是从5开始,只要记住从5开始的都是逻辑分区就行。)
IDE的逻辑分区号可以达到63个,SATA的逻辑分区号只能达到15个。
综上所述:
1、安装了VM虚拟机,并创建了虚拟机,挂载了镜像
2、硬盘接口的分类
3、不同接口的硬盘在系统中呈现的名称
4、分区的结构
5、分区的分区号
新人自学,第一次写记录,请大神多多指点,也欢迎和我一样0基础的朋友一起探讨,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