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基于Zynq AXI-Bram Standalone & Linux 例程

基于Zynq AXI-Bram Standalone & Linux 例程

待添加完善中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fpga/p/8507352.html

Zynq平台上,AXI-DMA(AXI Direct Memory Access)是一种常用的IP核,用于在处理系统(PS)和可编程逻辑(PL)之间传输数据。通过Linux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控制AXI-DMA进行数据传输。以下是一个简单的AXI-DMA Linux应用程序实例。 ### 1. 环境准备 确保你的开发环境中已经安装了交叉编译工具链,并且已经编译了适用于ZynqLinux内核和根文件系统。 ### 2. 编写AXI-DMA驱动 首先,需要编写一个简单的AXI-DMA驱动,或者使用Xilinx提供的驱动。这里假设我们使用Xilinx提供的驱动。 ### 3. 编写Linux应用程序 编写一个C程序,通过字符设备接口与AXI-DMA驱动通信。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mman.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DMA_DEV "/dev/xdma0_h2c_0" // 假设使用第一个H2C通道 int main() { int fd; void *map; size_t length = 1024; // 传输数据长度 char *data = "Hello, AXI-DMA!"; // 打开DMA设备 fd = open(DMA_DEV, O_RDWR); if (fd < 0) { perror("Failed to open DMA device"); return 1; } // 映射DMA缓冲区 map = mmap(NULL, length, PROT_READ | PROT_WRITE, MAP_SHARED, fd, 0); if (map == MAP_FAILED) { perror("Failed to map DMA buffer"); close(fd); return 1; } // 写入数据到DMA缓冲区 memcpy(map, data, strlen(data) + 1); // 启动DMA传输 if (write(fd, map, length) < 0) { perror("Failed to start DMA transfer"); munmap(map, length); close(fd); return 1; } // 等待传输完成 sleep(1); // 解除映射 munmap(map, length); // 关闭设备 close(fd); printf("DMA transfer completed successfully\n"); return 0; } ``` ### 4. 编译和运行 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应用程序: ```sh arm-linux-gnueabihf-gcc -o axi_dma_app axi_dma_app.c ``` 将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传输到Zynq开发板上,并运行: ```sh ./axi_dma_app ``` ### 5. 验证结果 可以通过查看PL端的逻辑,或者通过其他调试手段验证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