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风景的拍摄

本文强调了摄影中动手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不断拍摄并用心感受,才能提高摄影水平。文章详细分析了一张照片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处理的全过程,包括构图、测光、后期调整等方面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动手这一关,谁也替代不了的,跳不过去!要对摄影有感觉,必须用心地对待每处风景,每个人物。看再多的书,欣赏再多的名作,眼高了手还是低。手如何高上去?关键是要多动手,并且是用心地多动手。不用心,拍上一百年也是白搭!

  同一处风景,不同的人,拍出来却相去甚远。

  这是棵极为平常的树,一棵秋天的银杏树。 阳光从树背后穿过来,叶子发出金黄的色彩。

584c6dfad679718b58ee9066.jpg

  某人也站在我的位置上,拍同样的风景,并且“锐度”、“色相”、“饱和度”、“白平衡”等指标我都事先代为设定好了的,就是差临时需要调整的“光圈”“速度”、“焦距”了。那家伙脑子一转也不转一下,拿起相机就是“卡嚓”一下,比我还快!

  796b5cdb96063a7ad1164edc.jpg

  构图不足:不能熟练地运用变焦,避开右下方的电线杆和左边扎眼的深色小树条。主树杆的位置太正,应该放在画面左边的黄金分割线处。

  测光点显然放在了深色的树杆上了,整个画面显得过亮,使得金黄的树叶与背景之间缺乏层次感和通透性。结果就像是一般的傻瓜相机拍出的片子!

ffa84d3840c98138b9998fd3.jpg

  面对每一处风景,必须事先去细细地读懂她。然后才能再把你内心的感受拍出来,拍摄人与景物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交流。

  最致命的是,相机的图片大小尺寸,设在很小的档上,使片子失去了应有的质感。

  前期不足,后期可以稍作调整。

  首先是按常规的比例(3:2)对画片裁剪一下,把影响主题表达的多余之物裁去。 让主树杆处在比较舒服的位置上(黄金分割线附近)

2968c286c9ea172266096ede.jpg

  一下步,针对画面的不足逐步处理:

  1、适当增加锐度;(弥补画质不够)

  2:用曲线工具增加对比度和降低亮度:(增加通透度,弥补曝光问题)

  3:适当增加饱和度。(使金黄色的树叶和背景的色彩对比更突出)

29a9d6de707cb944cdbf1ad8.jpg

  但是,后期永远代替不了前期。前期拍摄是根本性的,后期只能是亡羊补牢。绝对不能本末倒置!尽管经过后期处理弥补了前期的许多不足,但是,整体品质上还是差了一大档。

  所以,不要沉迷于后期,把精力集中在前期拍摄上,做到三多,多拍、多想、多学。 

  也许我说得不尽正确,只是想对这些问题阐述一下。欢迎讨论商榷!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zy5901/archive/2008/11/17/587184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