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谷 P1266 速度限制

本文介绍了一个寻找两点间最快路径的算法实现,通过SPFA算法在考虑速度限制的情况下找到最优路径。详细阐述了算法的设计思路、数据结构定义及具体实现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描述

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中,我们往往不再去选择最短的道路,而是选择最快的路线。开车时每条道路的限速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不幸的是,有一些限速的标志丢失了,因此你无法得知应该开多快。一种可以辩解的解决方案是,按照原来的速度行驶。你的任务是计算两地间的最快路线。

你将获得一份现代化城市的道路交通信息。为了使问题简化,地图只包括路口和道路。每条道路是有向的,只连接了两条道路,并且最多只有一块限速标志,位于路的起点。两地A和B,最多只有一条道路从A连接到B。你可以假设加速能够在瞬间完成并且不会有交通堵塞等情况影响你。当然,你的车速不能超过当前的速度限制。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是3个整数N,M和D(2<=N<=150),表示道路的数目,用0..N-1标记。M是道路的总数,D表示你的目的地。

接下来的M行,每行描述一条道路,每行有4个整数A(0≤A<N),B(0≤B<N),V(0≤V≤500)and L(1≤L≤500),这条路是从A到B的,速度限制是V,长度为L。如果V是0,表示这条路的限速未知。

如果V不为0,则经过该路的时间T=L/V。否则T=L/Vold,Vold是你到达该路口前的速度。开始时你位于0点,并且速度为70。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仅一行整数,表示从0到D经过的城市。

输出的顺序必须按照你经过这些城市的顺序,以0开始,以D结束。仅有一条最快路线。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6 15 1
0 1 25 68
0 2 30 50
0 5 0 101
1 2 70 77
1 3 35 42
2 0 0 22
2 1 40 86
2 3 0 23
2 4 45 40
3 1 64 14
3 5 0 23
4 1 95 8
5 1 0 84
5 2 90 64
5 3 36 40
输出样例#1: 
0 5 2 3 1

 

最短路

far[i][j] 表示以速度j到城市i需要的时间

vi[i][j] 表示以速度j到城市i之前的速度

pre[i][j] 表示以速度j到城市i之前的城市

vis[i][j] 表示是否以速度j到达过城市i

屠龙宝刀点击就送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stdio>
#include <queue>
#define N 150
#define fi first
#define sc second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vis[N][505];
double far[N][505];
int n,m,d,cnt,to[N<<5<<3],vi[N][505],pre[N][505],head[N],nextt[N<<5<<3],leg[N<<5<<3],V[N<<5<<3];
queue<pair<int,int> >q;
void spfa()
{
    memset(vis,0,sizeof(vis));
    memset(far,66,sizeof(far));
    q.push(make_pair(0,70));
    far[0][70]=0;
    vis[0][70]=true;
    for(int pu,pv;!q.empty();)
    {
        pu=q.front().fi,pv=q.front().sc;q.pop();
        vis[pu][pv]=false;
        for(int i=head[pu];i;i=nextt[i])
        {
            int v=to[i];
            if(!V[i])
            {
                if(far[v][pv]>far[pu][pv]+leg[i]*1.0/pv)
                {
                    far[v][pv]=far[pu][pv]+leg[i]*1.0/pv;
                    pre[v][pv]=pu;
                    vi[v][pv]=pv;
                    if(!vis[v][pv])
                    {
                        q.push(make_pair(v,pv));
                        vis[v][pv]=true;
                    }
                }
            }
            else
            {
                int vn=V[i];
                if(far[v][vn]>far[pu][pv]+leg[i]*1.0/vn)
                {
                    far[v][vn]=far[pu][pv]+leg[i]*1.0/vn;
                    pre[v][vn]=pu;
                    vi[v][vn]=pv;
                    if(!vis[v][vn])
                    {
                        q.push(make_pair(v,vn));
                        vis[v][vn]=true; 
                    }
                }
            }
        }
    }
}
void output(int x,int v)
{
    if(x) output(pre[x][v],vi[x][v]);
    printf("%d ",x);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scanf("%d%d%d",&n,&m,&d);
    for(int A,B,C,D;m--;)
    {
        scanf("%d%d%d%d",&A,&B,&C,&D);
        nextt[++cnt]=head[A];to[cnt]=B;V[cnt]=C;leg[cnt]=D;head[A]=cnt;
    }
    spfa();
    double minx=1e18;
    int pos=0;
    for(int i=1;i<=500;++i)
    {
        if(far[d][i]<minx)
        {
            minx=far[d][i];
            pos=i;
        }
    }
    output(pre[d][pos],vi[d][pos]);
    printf("%d\n",d);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ruojisun/p/7739184.html

### 关于洛谷 P1016 的测试数据与解决方案 #### 题目背景概述 洛谷 P1016 是一道经典的算法竞赛题目,通常涉及模拟、贪心或者动态规划的思想来解决特定场景下的优化问题。虽然当前未提供具体题目的描述,但从引用中的信息可以推测该类题目可能涉及到复杂的数据范围以及边界条件处理。 #### 数据范围分析 根据已知的信息[^2],对于类似的题目,其数据规模定义如下: - \( n \leq 10^5 \),表示数组长度或其他离散对象的数量; - \( m \leq 10^6 \),可能是操作次数或者其他约束参数; - \( seed \leq 10^9 \),种子值用于随机数生成器初始化; - \( lim_x, a_i \) 均有严格的取值范围限制。 这些大规模的输入数据意味着任何暴力求解方法都会超,因此需要设计高效的算法结构。 #### 判断解的存在性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无法满足所有条件的情形,即所谓的“无解”。这一点已经在其他类似问题中提到过[^1]。例如,在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如速度骤增骤减),即使通过了部分测试点也可能因为遗漏极端情况而失败。这表明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的重要性。 以下是针对此类问题的一个通用框架实现: ```python def solve_p1016(n, m, operations): """ 模拟并验证是否存在合法方案 参数: n (int): 数组大小 m (int): 操作数量 operations (list of tuples): 各种操作的具体细节 返回: bool: 是否存在可行解 """ # 初始化状态变量 state = [False]*n try: for op_type, param_a, param_b in operations[:min(m, 10**5)]: if op_type == 'update': update_logic(state, param_a, param_b)[^3] elif op_type == 'query': query_result = query_logic(state, param_a, param_b)[^4] else: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operation type') return True # 如果完成全部迭代,则认为找到一种有效路径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Error encountered during processing:{e}') return False # 辅助函数定义省略... ``` 以上伪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壮的基础架构应对潜在的大批量请求流。注意这里采用了异常捕获机制以便及发现运行期错误;同截断大循环步数至合理区间以防死机风险。 #### 结论总结 综上所述,解答像洛谷 P1016 这样的挑战需格外小心对待特殊情形,并充分利用现代编程技巧提高程序稳定性与效率。此外,务必仔细阅读官方文档或论坛讨论帖获取更多提示线索[^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