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Q 、IFB、RFP 、RFI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解析了五种主要的采购询价文档类型:信息索取书(RFI)、报价申请书(RFQ)、建议要求书(RFP)、投标邀请书(IFB),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目的、使用条件、灵活性及结果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询价类型

 

信息索取书

 

RFI

 

报价申请书

 

RFQ

 

建议要求书

 

RFP

 

投标邀请书

 

IFB

 

目的

获得与产品服务供应商相关信息

取得供应商对所需产品、服务或服务的承诺

要求供应商对需求提出最好解决方案建议

为所有的供应商作出最好的方案而提供平等的机会

 

 

使用条件

适用于具体申请之前

对所需的物料或服务的具体要求已经比较明确

用于评估供应商或者采购方不清楚的流程、质量、服务、标准或其它元素

用于定价比较高的物料或者该物料存在最低价格

 

 

灵活性

非正式的,不是招标

正式的提出具体要求的

采购方可以谈判信息收集,在最佳来源确定钱,不承诺一定的采购

对采购方和供应方都有约束

 

结果

目录价格表语产品信息

比较供应商提出的方案

可供选择的大量潜在解决方案

最好的和最终的方案

 

 

优点

简单

快捷

 

 

供应商受限于报价的承诺,而采购方可以就所有的问题进行谈判

采购方可以就提交的方案中任何一个问题与某一个或所有的供应商进行谈判

正式的流程,各招标或流程文件都是可以比较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ZLLQ2000/p/8683229.html

<think>嗯,用户询问的是项目管理中的SSTS评审会议,这是一个专业术语。用户可能是在汽车行业工作,或者正在参与相关项目,需要了解这个特定流程。 从用户提供的参考引用来看,大众集团的开发流程中有PF、B认可、0S、SOP等关键节点,但未直接提及SSTS。不过结合行业惯例,SSTS很可能出现在B认可前的设计阶段。 SSTS评审需要从三个维度理解:首先是它的核心属性——这是供应商主导的技术规格确认会议,发生在设计冻结前;其次是内容要点——聚焦接口匹配、可制造性和风险控制;最后是输出成果——会议结论将直接影响后续开模决策。 用户可能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对这个会议。因此除了解释定义,还需要说明参会方构成和常见交付物清单,这样用户就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比如供应商的DFMEA报告、尺寸链分析这些技术文件通常都是必备项。 考虑到用户提问的精准性,ta应该具备一定项目管理基础。可以补充说明SSTS与其他评审的衔接关系,比如它如何为后续的PFMEA和试生产铺路。这样用户就能建立完整的流程认知。 最后生成的问题要覆盖用户可能延伸的疑问:SSTS不通过怎么办?汽车行业其他厂商是否有类似流程?这些都能帮助用户深入理解。</think>在项目管理中(特别是汽车行业),**SSTS评审(Supplier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Review,供应商系统技术规范评审)** 是项目开发关键阶段的技术评审会议,由**供应商主导**,旨在**正式确认其提供的系统/零部件技术方案满足主机厂要求**。以下是核心要点: --- ### **一、SSTS评审的目的** 1. **技术方案冻结** 在开模或实物制造前,确保供应商的设计方案(图纸、材料、性能参数等)与主机厂的技术规范完全匹配。 2. **风险前置化** 识别设计阶段的潜在问题(如可制造性、与整车接口冲突、法规符合性),避免后期变更导致成本增加或项目延期。 3. **供应链协同** 主机厂(采购/工程/质保部门)、供应商、上下游相关方共同对齐技术细节,明确责任边界。 --- ### **二、评审核心内容** 1. **技术规范符合性** - 零部件功能、性能参数(如耐久性、NVH、电气特性)是否满足主机厂需求书(如RFQ、SOR)。 - 材料选择、公差设计、测试标准是否达成一致。 ```math \text{符合性验证:} \quad \text{供应商方案} \supseteq \text{主机厂SOR条款} ``` 2. **接口与集成验证** - 与相邻系统的物理/电气接口(如插接件、安装支架、软件协议)是否无冲突。 - 空间布置(装配间隙、维修可达性)是否满足整车布局。 3. **可制造性与成本** - 工艺可行性(如冲压、注塑、焊接)是否经过模拟验证。 - 设计是否优化以实现量产成本目标(如材料利用率、工序简化)。 4. **风险控制计划** - 提交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关键特性清单(SC/CC)。 - 制定未关闭问题的解决路径与时间表。 --- ### **三、评审流程与输出** 1. **输入文件**(供应商准备) - 系统/零部件3D模型、2D图纸 - DFMEA报告、仿真分析结果(如CAE、CFD) - 材料/BOM清单、测试验证计划 - 过往问题整改报告(如适用) 2. **评审会议** - **主机厂角色**:质保(审核标准符合性)、工程(确认技术方案)、采购(监督成本/进度)。 - **输出决议**: - 签署《技术认可协议》(冻结设计) - 遗留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关闭时限) - 批准进入下一阶段(通常为开模或原型样件制造) --- ### **四、在项目周期中的位置** 以大众集团流程为例,SSTS评审通常发生在 **"B认可"(设计冻结)之前**,是实物制造(如模具开发)的**必要前提**: ``` 项目确认(PF) → **SSTS评审** → B认可(开模指令) → 0S(零批量交样) → SOP(量产) ``` > 引用说明:大众项目流程中,B认可后供应商必须启动开模,而SSTS正是确保设计可制造性的最后一道技术闸门[^1]。 --- ### **五、典型应用场景** - **新零部件开发**:首次为某车型提供转向系统、电池包等复杂总成。 - **设计变更**:材料替换、功能升级导致的方案调整。 - **供应商切换**:新供应商承接既有产品时的技术转移验收。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