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问自己:从内心而言,选择or努力,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我有一个表弟,他是2010年读的大学,记得那会儿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整个家族都曾为他选专业而操心,为此还特意搞过一个家庭聚餐(会议)来讨论。
他自己想学设计,但长辈们希望他报个师范或医学,毕业以后可以有个铁饭碗,同辈的我们则建议他学就业前景较好的计算机专业。
后来,多方综合考虑他选择了计算机。
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并不像高中一样有规律,几乎都得靠自律。
大学的学习氛围也非常有特色:平日像摊大饼,不温不火,徐徐上油,一天一张;期末像炸油条,“刺啦刺啦”,争先恐后,瞬间膨胀。
一周的时间,就把一个学期的内容背了一遍,然后考完试,又忘得一干二净。
大学就像是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四年的时间里:学霸熬成了平凡的学渣,学渣努力成了牛逼的学神,丑小鸭也蜕变成了白雪公主。
四年的时间里,有些人恍如重生、有些人毫无变化、有些人却在不断退步。
而毕业便是检炼自己在大学这几年收获、成长的最好方式。
记得那次,我正和朋友一起吃晚餐,突然就接到了表弟的来电。
他说:“姐,我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我感觉大学这几年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前段时间去面试过几份搞技术的工作,但是都没有被录用,卖房子挺赚钱的,我想去做销售。”
其实,表弟不用多说,我也大概知道他的情况。
因为从他在朋友圈、QQ空间晒出的大学生活,我就能知道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我有试着劝他不要做销售,因为表弟性格较内向,话不多,实在不太适合这种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后来,表弟觉得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成果,便还是去了一家房产公司工作,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体重从原本的150斤降到了120多斤,人瘦了一大圈、黑了一大圈,工作日早出晚归,周末的时候经常在家吃着饭接到电话,就跑出去忙了。
那大半年里,表弟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
几经波折,表弟拾起了老本行,报了一家IT培训机构,重新开始认真学技术,当起了程序员。
后来听说因为技术和能力都不错,人也很上进,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项目组的负责人,薪资也涨到了2w+。
前段时间表弟结婚,我发现他成熟了许多,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稳重感。
来敬酒的时候他给我说:“大学时选了一个那么好的专业,却没有认真的努力,很后悔浪费了那几年的时间。不过、好在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原点,这一次他真的有用所有的精力在学习,在成长。很开心做了正确的选择,辛苦努力的付出才有了回报。”
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
表弟大学就选了现在从事的IT行业,可是毕业后也未顺利入行,可见努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努力又真的比选择重要?
做销售的那段时间,表弟付出的精力与时间,我们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但结果却很惨淡,可见努力也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
其实,选择和努力本身没可比性。
因为无论你是否选择,后边的努力都是必须的。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是我们应该做的是一个“正确”并“适合”的选择,然后才能在努力后得到应有的回报。
有句老话,我们从小听到大:“选择比努力重要”。
但是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半句许多人都不知道: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大量练习、大量努力来磨练的技能。
优秀的选择能力本身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也叫作决策能力,它包含了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仔细对比,这是一个极为辛苦的认知过程。
而它也包含了在信息不那么对称的情况下进行一把小小的赌博。
如果把它总结成一句话:我们必须努力学会真正清晰地思考和决策方式,才能让自己是做选择,而非做赌博。
文末附上一小点: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托马斯·爱迪生
这句话是有后半句,你知道吗?
欢迎小伙伴们留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