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期末复习题
第1章:基础知识
1、在汇编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使用宏功能的顺序是( C )。
A、宏定义,宏调用
B、宏定义,宏展开
C、宏定义,宏调用,宏展开
D、宏定义,宏展开,宏调用
2、汇编语言源程序中,每个语句由四项组成,如语句要完成一定功能,那么该语句中不可省略的项(B )。
A、名字项
B、操作项
C、操作数项
D、注释项
3、可屏蔽中断就是它的请求是否被CPU响应要受( IF )的控制。 DX
4、使用LINK连接命令,执行后可生成文件的扩展名为( EXE )。 DX
5、在寄存器间接寻址中,如果指令中指定的寄存器为BP,则操作数在堆栈段中,段地址在 SS 寄存器中。
6、注释项用于说明程序段或是一条和几条指令的功能,一般用;(或分号) 表示注释的开始。 TK
7、DOS系统功能调用方式为:(1)置入口参数;(2)中断程序编号送 AH 寄存器后执行INT 21H。TK
8、通常主程序和子程序间参数传送的方法有三种:用寄存器传递、用存储单元传递、用堆栈传递(顺序可调换)。 TK
9、中断是CPU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紧急事务的程序,并在该事务处理完后能自动恢复执行原先程序的过程。在此,称引起紧急事务的事件为中断源。 TK
10、在字符串操作指令中,DS∶ SI 指向源串,ES∶ DI 指向目的串。 TK
11、计算机系统通过接口与外围设备通信。 TK
12、键盘I/O、显示I/O和打印I/O分别对应 16H 、 10H 和 17H 号中断。 TK
13、字符显示模式缓冲区中的一个字对应于屏幕上的一个字符。每个字的第一个字节为显示字符的ASCII码,第二个字节为显示字符的属性。 TK
14、简述上机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JD
答:首先打开未来汇编,新建一个空的汇编文件,后缀为.asm,然后输入汇编程序代码,保存,再编译成机器指令,然后连接成可执行文件,即exe文件,最后再运行。
15、简述程序中指令和伪指令的区别。 JD
答: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操作。伪指令是对汇编起某种控制作用的特殊命令,其格式与通常的操作指令一样,并可加在汇编程序的任何地方,但它们并不产生机器指令。
16、十六进制数88H,可表示成下面几种形式,请找出错误的表示(④)。 DX
①无符号十进制数136 ②带符号十进制数-120 \
③压缩型BCD码十进制数88 ④ 8位二进制数-8的补码表示
17、指令指针寄存器是(IP )。 DX
18、汇编语言语句格式中对名字项的规定如下,请找出其中错误的说法(B) DX
A.名字的第一个字符可以是大写英文字母及小写英文字母
B.名字的第一个字符可以是字母、数字及、@、_
C.名字的有效长度≤31个字符 D.在名字中不允许出现$
19、CS寄存器属于(段寄存器)。 DX
20、已知物理地址(371F0H)=12H,(371F1H)=34H,(371F2H)=56H,如从地址371F0H中取出一个字的内容是( 3412H )。 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