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 激活函数

CNN:

1\ Siamoid

2\ Relu + Softplus

 图片来源:

http://ufldl.stanford.edu/tutorial/supervised/MultiLayerNeuralNetworks/

https://www.cnblogs.com/eniac1946/p/7878128.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iaoniu-666/p/10554600.html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CNN中常用的激活函数及其实现方式的问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CNN的基本结构,激活函数作用,以及常见的几种类型。用户提到了ReLU,可能还有其他的比如Sigmoid、Tanh,还有Leaky ReLU、ELU这些变种。 首先,激活函数CNN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入非线性,这样网络才能学习复杂的模式。如果没有激活函数,无论多少层都相当于线性变换,无法处理复杂的任务。所以,正确选择激活函数很重要。 接下来,用户提到的引用里有ReLU的应用,以及预训练的参数初始化。可能需要结合这些引用内容来支持回答。比如引用1提到卷积层后用ReLU引入非线性,引用2提到GoogleNet,可能需要考虑不同模型使用的激活函数是否有差异。 常见的激活函数有: 1. 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最常用,计算简单,能缓解梯度消失问题,但在负数区域输出为零可能导致神经元死亡。 2. Sigmoid:输出在0到1之间,适合二分类,但容易导致梯度消失。 3. Tanh:输出在-1到1之间,比Sigmoid梯度更强,但同样有梯度消失问题。 4. Leaky ReLU:解决ReLU的死亡问题,负数区域有小的斜率。 5. ELU(Exponential Linear Unit):类似Leaky ReLU但更平滑,可能提升准确率但计算复杂。 6. Swish:Google提出的,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优于ReLU。 然后,需要说明每种函数的数学表达式,用LaTeX格式,用户要求行内用$...$,独立公式用$$...$$。比如ReLU的公式是$f(x) = \max(0, x)$,Sigmoid是$\sigma(x) = \frac{1}{1 + e^{-x}}$等。 应用场景方面,ReLU在隐藏层广泛使用,尤其是深层网络;Sigmoid和Tanh可能在输出层用于概率或回归问题,但隐藏层较少用;Leaky ReLU和ELU用于解决神经元死亡问题;Swish在较新模型中可能有应用。 实现方式部分,需要给出代码示例,比如在Python中使用PyTorch或TensorFlow如何实现这些激活函数。例如,ReLU可以直接用框架中的函数,而Leaky ReLU需要指定参数。 需要注意引用用户提供的参考内容,比如在提到卷积层后使用ReLU时,引用[^1],而提到GoogleNet时可能引用[^2],但用户给出的引用2是关于GoogleNet使用了预训练的参数初始化,可能和激活函数无关,所以可能只在ReLU部分引用。 另外,用户的问题还包括生成相关问题,可能需要准备几个相关问题,比如比较不同激活函数的优缺点,或者激活函数的选择对模型训练的影响等。 总结回答结构: 1. 激活函数作用:引入非线性,引用[^1]。 2. 常用激活函数及其数学表达式:ReLU、Sigmoid、Tanh、Leaky ReLU、ELU、Swish。 3. 应用场景:每种的适用情况。 4. 实现方式:代码示例。 5. 相关问题。 需要注意LaTeX格式的正确性,比如行内公式是否正确使用$包围,独立公式是否用$$并单独成段。例如,ReLU的独立公式: $$ f(x) = \max(0, x) $$ Sigmoid: $$ \sigma(x) = \frac{1}{1 + e^{-x}} $$ 同时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比如括号是否闭合,符号是否正确。 最后,确保使用中文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并在适当位置添加引用标识。</think>### 卷积神经网络 (CNN) 常用激活函数及其实现方式 #### 1. 激活函数作用 激活函数为神经网络引入非线性,使其能够学习复杂特征。例如,卷积层后使用 **ReLU** 可抑制负值并增强特征表达能力。 #### 2. 常用激活函数及数学表达式 ##### (1) ReLU (Rectified Linear Unit) - **公式**: $$ f(x) = \max(0, x) $$ - **特点**:计算高效,缓解梯度消失,但负数区域输出为零可能导致“神经元死亡”。 - **应用场景**:CNN隐藏层的默认选择,如VGG、ResNet等[^1]。 ##### (2) Sigmoid - **公式**: $$ \sigma(x) = \frac{1}{1 + e^{-x}} $$ - **特点**:输出范围为$[0,1]$,适合二分类输出层,但易导致梯度消失。 - **应用场景**:二分类任务的输出层(如图像分类中的概率预测)。 ##### (3) Tanh (双曲正切) - **公式**: $$ \tanh(x) = \frac{e^x - e^{-x}}{e^x + e^{-x}} $$ - **特点**:输出范围为$[-1,1]$,梯度比Sigmoid更强,但仍存在梯度消失。 - **应用场景**:RNN或需要对称输出的场景。 ##### (4) Leaky ReLU - **公式**: $$ f(x) = \begin{cases} x & \text{if } x > 0 \\ \alpha x & \text{其他} \end{cases} \quad (\alpha \text{为小常数,如0.01}) $$ - **特点**:缓解ReLU的“神经元死亡”问题。 - **应用场景**:深层网络或训练不稳定时。 ##### (5) ELU (Exponential Linear Unit) - **公式**: $$ f(x) = \begin{cases} x & \text{if } x > 0 \\ \alpha (e^x - 1) & \text{其他} \end{cases} $$ - **特点**:输出均值接近零,加速收敛,但计算复杂。 - **应用场景**:对噪声敏感的任务(如图像分割)。 ##### (6) Swish - **公式**: $$ f(x) = x \cdot \sigma(\beta x) \quad (\beta \text{为可学习参数}) $$ - **特点**:连续可微,在某些任务中表现优于ReLU。 - **应用场景**:Google的MobileNet等轻量级模型。 #### 3. 实现方式(以PyTorch为例) ```python import torch.nn as nn # ReLU layer_relu = nn.ReLU() # Sigmoid layer_sigmoid = nn.Sigmoid() # Tanh layer_tanh = nn.Tanh() # Leaky ReLU(α=0.01) layer_leaky_relu = nn.LeakyReLU(0.01) # ELU(α=1.0) layer_elu = nn.ELU(alpha=1.0) # Swish(需自定义实现) class Swis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beta=1.0): super().__init__() self.beta = beta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x * torch.sigmoid(self.beta * x) ``` #### 4. 选择建议 - **隐藏层优先选择ReLU**,计算高效且广泛验证。 - **输出层根据任务类型**:分类用Sigmoid或Softmax,回归用线性函数。 - **训练不稳定时尝试Leaky ReLU或ELU**。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