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场景: 本次实战就是模拟微信的IM聊天,每个客户端和服务端建立连接,并且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单聊),点对多点通信(群聊)。
设计思路: 我们要实现的是点(客户端)对点(客户端)的通讯,但是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接触的业务都是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讯(所谓的C/S模式?),客户端只需要知道服务端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即可发起通讯了。那么客户端和客户端应该怎么去设计呢?
技术思考:难道是手机和手机之间建立通讯连接(所谓的P2P),互相发送消息吗?
这种方案显然不是很好的方案:
1)首先: 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通讯,首先需要确定对方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显然不是很现实;
2)其次: 即使有办法拿到对方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那么每个点(客户端)既作为服务端还得作为客户端,无形之中增加了客户端的压力。
其实:我们可以使用服务端作为IM聊天消息的中转站,由服务端主动往指定客户端推送消息。如果是这种模式的话,那么 Http 协议是无法支持的(因为Http 是无状态的,只能一请求一响应的模式),于是就只能使用 TCP 协议去实现了。
通讯流程解析如下:
1)实现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通讯,那么需要使用服务端作为通讯的中转站,每个客户端都必须和服务端建立连接;
2)每个客户端和服务端建立连接之后,服务端保存用户 ID 和通道的映射关系,其中用户 ID 作为客户端的唯一标识;
3)客户端 A 往客户端 B 发送消息时,先把消息发送到服务端,再有服务端往客户端 B 进行推送。
针对上述第“3)”点,服务端如何找到客户端 B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