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 Q: Batch Normalization i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Greater Sample Efficiency and...

本文提出CrossQ算法,通过移除TargetQ网络和使用Tanh/BatchNormalization,结合SAC,在UTD=1条件下达到样本效率的最优表现。同时,拓宽Q网络结构也显著提高了算法性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ICLR 2024 spotlight
paper

Introduction

提高智能体Sample efficiency是强化学习关键问题。REDQ以及DroQ通过提高UTD有效实现。本文提出的Cross Q利用Batch Normalization以及移除target Q的设定,结合SAC进一步提升算法的sample efficiency,在UTD=1也能达到SOTA表现。

Method

REMOVING TARGET NETWORKS

SAC中使用target Q并延迟soft update,虽然稳定更新但在一定程度减缓更新。本文通过实验指出,相较于以往的Q网络利用relu激活函数,移除targetQ并使用有界激活函数(Tanh)或特征归一化器(Batch Normalization)足以防止在没有目标网络的情况下的临界发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移除target Q后的,基于均方Bellman误差对Q进行跟新的损失函数,对比以往的方法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Q网络的输入为连续的两个状态及其动作,特别的 A t + 1 ∼ π ϕ ( S t + 1 ) A_{t+1}\sim \pi_\phi(S_{t+1}) At+1πϕ(St+1)

BN

移除target Q后,加入Batch Normaliztion有利于训练的稳定。文章解释原始的均方bellman误差中,目标Q的动作是来自于当前策略,而Q(s,a)则是old行为策略。在softupdate 的过程中,BN层的参数也是被soft update。基于(s,a)得到的BN统计信息,在面对未曾见过的(s’, π ( s ′ ) \pi(s') π(s))统计信息不匹配,造成target Q预测out-of-distribution。移除target并将Q的输入扩张成s与s’, 有效防止BN对s’的错误感知。

WIDER CRITIC NETWORKS

增加Q网络的宽度,可以有效提高算法效率[1]。实验证明,单纯基于SAC增加网络宽度,没有明显效果提升。本文方法则是可以将宽度增加到2048取得SOTA,即使增加到256(small)也有一定竞争力。除了宽度,还调整来了一些其他超参数,进一步提高方法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Tanh + BN - Q t a r g e t Q_{target} Qtarget + Wide Critic+SAC在UTD=1以及no-ensemble的设置下达到SOT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