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目
#描述
这是一道对二分查找算法灵活运用的一道题目。
二分查找算法不限于运用在有序数组上。如果能够明确二分之后,答案存在于二分的某一侧,就可以使用二分。本题就是如此。
难度:二星
考察知识:数组,二分查找
#题解
###方法一:暴力方法:
直接遍历一遍数组,即可找到最小值。但是本题的附加条件就没有用上。肯定不是面试官所期望的答案。
###方法二:二分查找
这种二分查找难就难在,arr[mid]跟谁比.
我们的目的是:当进行一次比较时,一定能够确定答案在mid的某一侧。一次比较为 arr[mid]跟谁比的问题。
一般的比较原则有:
- 如果有目标值target,那么直接让arr[mid] 和 target 比较即可。
- 如果没有目标值,一般可以考虑 端点
这里我们把target 看作是右端点,来进行分析,那就要分析以下三种情况,看是否可以达到上述的目标。
- 情况1,
arr[mid] > target:4 5 6 1 2 3
- arr[mid] 为 6, target为右端点 3,
arr[mid] > target
, 说明[first … mid] 都是 >= target 的,因为原始数组是非递减,所以可以确定答案为 [mid+1…last]区间,所以first = mid + 1
- 情况2,
arr[mid] < target:5 6 1 2 3 4
- arr[mid] 为 1, target为右端点 4,
arr[mid] < target
, 说明答案肯定不在[mid+1…last],但是arr[mid] 有可能是答案,所以答案在[first, mid]区间,所以last = mid
;
- 情况3,
arr[mid] == target:
- 如果是 1 0 1 1 1, arr[mid] = target = 1, 显然答案在左边
- 如果是 1 1 1 0 1, arr[mid] = target = 1, 显然答案在右边
所以这种情况,不能确定答案在左边还是右边,那么就让last = last - 1;慢慢缩少区间,同时也不会错过答案。
接下来我们用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误区:那我们肯定在想,能不能把左端点看成target, 答案是不能。
原因:
情况1 :1 2 3 4 5 , arr[mid] = 3. target = 1, arr[mid] > target, 答案在mid 的左侧
情况2 :3 4 5 1 2 , arr[mid] = 5, target = 3, arr[mid] > target, 答案却在mid 的右侧
所以不能把左端点当做target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二分,所以为O(longN), 但是如果是[1, 1, 1, 1],会退化到O(n)
空间复杂度:没有开辟额外空间,为O(1)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NumberInRotateArray(vector<int> rotateArray) {
if (rotateArray.size() == 0) return 0;
int first = 0, last = rotateArray.size() - 1;
while (first < last) { // 最后剩下一个元素,即为答案
if (rotateArray[first] < rotateArray[last]) { // 提前退出
return rotateArray[first];
}
int mid = first + ((last - first) >> 1);
if (rotateArray[mid] > rotateArray[last]) { // 情况1
first = mid + 1;
}
else if (rotateArray[mid] < rotateArray[last]) { //情况2
last = mid;
}
else { // 情况3
--last;
}
}
return rotateArray[first];
}
};
</int>
[题目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practice/e19927a8fd5d477794dac67096862042?tpId=295&tqId=1024689&sourceUrl=/exam/oj&channenl=wcsdn&fromPut=wcsdn)
##### 题目主要信息:
- 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将数组整体循环右移$m$个位置($m$可能大于$n$)
- 循环右移即最后$m$个元素放在数组最前面,前$n-m$个元素依次后移
- 不能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
##### 举一反三:
学习完本题的思路你可以解决如下题目:
[BM99. 顺时针旋转矩阵](https://www.nowcoder.com/practice/2e95333fbdd4451395066957e24909cc?tpId=295&tqId=25283)
##### 方法:三次翻转(推荐使用)
**思路:**
循环右移相当于从第$m$个位置开始,左右两部分视作整体翻转。即abcdefg右移3位efgabcd可以看成AB翻转成BA(这里小写字母看成数组元素,大写字母看成整体)。既然是翻转我们就可以用到reverse函数。
**具体做法:**
- step 1:因为$m$可能大于$n$,因此需要对$n$取余,因为每次长度为$n$的旋转数组相当于没有变化。
- step 2:第一次将整个数组翻转,得到数组的逆序,它已经满足了右移的整体出现在了左边。
- step 3:第二次就将左边的$m$个元素单独翻转,因为它虽然移到了左边,但是逆序了。
- step 4:第三次就将右边的$n-m$个元素单独翻转,因此这部分也逆序了。
**图示:**

**Java代码实现:**
```java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lve (int n, int m, int[] a) {
//取余,因为每次长度为n的旋转数组相当于没有变化
m = m % n;
//第一次逆转全部数组元素
reverse(a, 0, n - 1);
//第二次只逆转开头m个
reverse(a, 0, m - 1);
//第三次只逆转结尾m个
reverse(a, m, n - 1);
return a;
}
//反转函数
public void reverse(int[] nums, int start, int end){
while(start < end){
swap(nums, start++, end--);
}
}
//交换函数
public void swap(int[] nums, int a, int b){
int temp = nums[a];
nums[a] = nums[b];
nums[b] = temp;
}
}
C++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solve(int n, int m, vector<int>& a) {
//取余,因为每次长度为n的旋转数组相当于没有变化
m = m % n;
//第一次逆转全部数组元素
reverse(a.begin(), a.end());
//第二次只逆转开头m个
reverse(a.begin(), a.begin() + m);
//第三次只逆转结尾m个
reverse(a.begin() + m, a.end());
return a;
}
};
Python实现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solve(self , n: int, m: int, a: List[int]) -> List[int]:
#取余,因为每次长度为n的旋转数组相当于没有变化
m = m % n
#第一次逆转全部数组元素
a.reverse()
b = a[:m]
#第二次只逆转开头m个
b.reverse()
c = a[m:]
#第三次只逆转结尾m个
c.reverse()
a[:m] = b
a[m:] = c
return a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三次reverse函数的复杂度都最坏为 O ( n ) O(n) O(n)
-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没有使用额外的辅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