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模式:原理、构建与认知挑战
模式的工作原理
模式并非捷径,不是不经深思就能快速轻松解决难题的方法。实际上,模式应用常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人们试图以这种方式对待模式,尤其是四人组模式。
模式是一种用于分享特定情境下有效解决方案的语言。在选择和组合模式以形成设计时,情境因素就会发挥作用,这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模式、模式语言和设计。
- 模式 :是针对特定且常见需求的具体方法,具有可复用性,适用于相应情境,且根据不同情况有多种实现方式。
- 模式语言 :用于描述模式、其有效组织以及特定专业领域内良好设计实践的方法。从建筑领域衍生出软件设计模式,进而在众多抽象领域催生了模式语言,如灾难预防、创新、烹饪等,甚至还有用于编写模式的模式语言。
- 设计 :将模式组合起来定义一个完整系统或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并提供在特定顺序下选择和应用它们的指导。设计提供通用解决方案,类似于路线图,以不依赖特定问题细节的格式记录。
这些术语会根据所应用的模式及方式而有所不同。在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情境中,我们用“模式”“模式语言”和“设计”从微观到宏观构建单个房间、建筑物、社区、城市、地区等。而四人组和其他与软件相关的模式,大多只讨论“设计模式”,没有将“语言”或“设计”作为组合它们的系统概念。我们采用亚历山大的方法,用“模式”形成“云原生模式语言”和典型云原生转型的“设计”。
例如,云原生模式“分布式系统”可能依赖于“微服务架构”“容器化应用”和“动态调度”,它们共同也可构成一个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如“高度安全系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