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隐私设置与Web 2.0时代网络虫子的隐私影响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网络和网络隐私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一方面,社交网络如Facebook的隐私设置引发了诸多争议;另一方面,Web 2.0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虫子带来了新的隐私威胁。
社交网络隐私设置问题
- 用户期望与现实差距 :用户使用社交网络服务时,期望能获得一定广告以让服务提供商觉得值得,但并不希望自己的账户被无关服务提供商访问,也不希望自己的信息能被搜索引擎轻易找到。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调和用户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合理期望,以及社交网络上关于个人数据的“设计即披露”模式。
- 欧洲措施效果存疑 :欧洲机构采取了一系列建议措施,但不清楚这些措施是否能促使Facebook在隐私设置设计上更加公平。
- 不公平商业行为概念的应用 :美国隐私组织曾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Facebook的新隐私设置,认为其活动属于不公平和欺骗性贸易行为。欧洲的《不公平商业行为指令》制裁误导性商业行为,Facebook在隐私设置方面的做法可能符合这一定义。若如此,用户可受益于消费者法律框架,消费者组织也有资源和手段在法庭上挑战不公平行为。
- Facebook隐私设置现状问题 :Facebook及其隐私设置常出现在新闻中,但很少获得正面评价。隐私设置本可在保护隐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让用户控制通过社交网络分享的信息。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用户使用该工具的方式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包括隐私设置模糊、频繁更改导致的混乱,以及用户缺乏认知、工具复杂和缺乏透明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