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的神经网络与决策树技术
1. 人工神经网络
1.1 多层感知器训练优化
当训练集的均方误差(MSE)不再下降时,可以通过添加新的隐藏神经元来进一步改进网络性能。如下图所示,在特定情况下,这种操作进行了两次。
1.2 径向基函数网络(RBF)
1.2.1 原理
多层感知器中输出神经元的行为类似于线性分类器,在处理非线性可分的类别时可能表现不佳。但在神经网络中,由于隐藏层的Sigmoid函数对原始示例进行了转换,输出层神经元处理的是转换后的新“属性”,这些转换后的示例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变得线性可分。
而径向基函数网络则采用另一种方式转换属性值,隐藏层神经元使用径向基函数(RBF)作为传递函数。其基本原理基于正态分布,对于给定方差 $\sigma^2$,以 $\mu_j = [\mu_{j1}, \cdots, \mu_{jn}]$ 为中心的 $n$ 维高斯曲面定义如下:
$\varphi_j(x) = \exp\left{-\frac{\sum_{i=1}^{n}(x_i - \mu_{ji})^2}{2\sigma^2}\right}$
$\varphi_j(x)$ 衡量了示例向量 $x$ 与高斯中心 $\mu_j$ 之间的相似度,两者距离越大,$\varphi_j(x)$ 的值越小。如果要对 $x$ 进行分类,网络首先将其重新描述为 $\varphi(x) = [\varphi_1(x), \cdots, \varphi_m(x)]$,第 $i$ 个输出神经元的输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