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开发流程的多模态建模、分析与验证
1. 引言
在全球分散的自由/开源软件开发(F/OSSD)领域,了解特定项目所采用的流程,对于判断其与软件工程界倡导的流程的异同至关重要。研究发现,F/OSSD项目中的软件开发流程与标准的需求获取、规范、建模、分析、沟通和管理模型存在差异。例如,在多个领域的F/OSSD项目中,通常没有明确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或文档,但却有大量高质量的F/OSS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因此,如何观察和发现F/OSSD项目中软件需求流程的背景、结构、活动和内容,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多模态建模方法,将观察到的流程、工件和其他证据组成民族志超媒体,提供软件开发现象的非正式和正式模型。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是研究问题涉及软件工程的软件开发和软件过程建模两个领域,需要处理多个视角并提供可追溯的证据基础;二是由于已有数千个F/OSSD项目,答案的范围将局限于所研究的特定项目,多模态建模应有助于生成更通用的模型;三是希望建模方法能够独立分析、验证、交流和演进,且能追溯到源数据。
2. 相关研究与方法
软件需求工程逐渐认识到可以结合多视角和民族志技术来获取、分析和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然而,软件工程界许多人认为需求工程过程是透明且规定性的,实际操作却有难度,且对于大型分布式F/OSSD项目的开发过程了解有限。
对多种类型F/OSSD项目的需求开发的初步研究表明,OSS产品需求是不断涌现的,通常在实现后才被确定,而非在实现前获取。需求实践围绕阅读和编写各种通信和开发工件展开,同时还涉及项目社区发展、表达和选择自由以及信息空间导航便捷性等非功能需求。F/OSSD项目与传统软件工程项目不同,不受预算、进度和项目管理的约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8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