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由/开源软件弥合数字鸿沟
一、软件设计中被遗忘的用户
数字鸿沟指的是能够获取最新信息技术的人群与无法获取的人群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会造成经济和社会上的不利影响。
在软件设计领域,存在着基于性别、种族/民族和阶级的结构性不平等。例如,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常常忽视女性用户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同样,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日常软件设计中,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用户的经验也往往被忽视。像微软的本地语言程序(LLP)这类以盈利为导向的产品和服务,虽打着本地化的旗号,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满足当地需求,这种多语言软件包就像是“Windows - Intel平台的麦当劳化”,使软件与用户及当地环境相脱节。
二、自由/开源软件(FLOSS)的实践
近年来,自由/开源软件(FLOSS)在信息通信技术(ICT)领域和更广泛的公共领域中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政府致力于将公共管理基础设施从Windows转换为Linux,或采用FLOSS来完成类似任务,如德国的慕尼黑和西班牙的萨拉戈萨。
FLOSS的优势显著,它使原本封闭的软件代码透明化,用户可以自由复制、分发和修改程序。通过开放源代码,软件技术能够不断被挑战、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除了解决软件工程中长期存在的可用性问题,实施FLOSS还有助于将社会和技术知识扎根于当地,从而弥合数字鸿沟。
实施FLOSS的战术考量包括:
1. 经济方面 :节省软件成本。
2. 教育方面 :提升人力资源。
3. 政治方面 :阻止垄断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