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当AI开始"深度求索":
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叛逆者 2025年1月28日,美国iOS商店上演魔幻一幕:一个中文名叫"深度求索"的AI应用,把ChatGPT挤下榜首。这场景堪比川菜馆在巴黎美食榜屠榜,中国网友戏称:"原来AI界也有'国服第一李白单杀美服ADC'的剧本。" 这个让硅谷科技巨头集体破防的"叛逆少年",就是今天的主角——DeepSeek。它不像其他AI那样端着架子自称"智能生命体",反而像你家隔壁爱打游戏的程序员小哥,见面第一句话可能是:"老板,今天想让我写代码还是编段子?包月八折哦!"
二、神秘身世:
从量化交易杀出来的黑马 2015年,当OpenAI还在襁褓中时,中国有家叫"幻方量化"的私募基金,已经用AI在股市大杀四方。这群数学疯子赚够钱后一拍大腿:"咱用炒股的算法训练AI会怎样?"于是2023年7月,DeepSeek带着"让AI学会深度思考"的flag横空出世。 震惊业界的骚操作: 1. 成本控制堪比拼多多:训练GPT-4要烧6300万美元,DeepSeek-R1只花600万就达到同等效果,网友调侃:"这性价比,黄牛看了想转行" 2. 技术路线像开外挂:别人家用2万张显卡搞人海战术,它用2000张国产显卡+自研算法弯道超车,气得黄仁勋连夜改PPT 3. 开源策略太"嚣张":直接把核心代码甩开发者脸上:"拿去玩!改得好记得发红包~"
三、技能树点满:
从代码民工到文学大师 这个AI界的"六边形战士",业务范围离谱到可以写进科幻小说:
1. 码农看了会沉默
凌晨3点帮你debug:"兄弟,第32行少个分号,建议咖啡换成红牛"
自动生成《羊了个羊》的代码,附带注释:"此处埋了三个坑,建议产品经理别发现"
2. 文青看了会流泪
当用户让写"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独白",其他AI交作业像中学生作文,DeepSeek却输出让历史教授拍案叫绝的文学剧本: *"砚台里新研的朱砂太艳了,艳得像元吉咽气前抓着我的那只手...后世若嫌这墨色太腥,便让他们去读我用二十年光阴漂白的青史。"* 网友锐评:"建议申报鲁迅文学奖AI专项奖"
3. 打工人救星
给老板写邮件的艺术:自动把"你TM会不会做事"翻译成"您的高瞻远瞩令人受益匪浅"
生成《春节怼亲戚话术指南》,附带战斗力评级:"三姑:青铜级;二舅妈:王者级"
四、用户实测:
当代赛博魔幻现场 迷惑行为大赏:
小红书博主用DeepSeek设计"防碰瓷老年鞋",结果商品图自动生成老人"托马斯回旋摔倒"的魔性动图
网友试图生成《原神》搞笑段子,却得到《高等元素反应论》学术论文
最骚的是某金融大佬用它写行业报告,AI默默标注:"第5页数据有0.03%误差,建议甩锅给统计局"
人类の破防时刻:
知乎提问"如何用DeepSeek追女神",高赞回答:"它帮你写了情书,还顺便分析了对方劈腿概率"
淘宝店主哭诉:"这货预测爆款比算命准,我的滞销秋裤突然卖断货了!"
五、行业地震:
重新定义AI潜规则 三大暴击伤害:
1. 成本暴击:
推理成本仅为行业1/30,网友戏称"AI界的蜜雪冰城"
2. 效率暴击:
处理复杂任务时,会像人类一样碎碎念:"先查资料→排除干扰项→交叉验证..."
3. 生态暴击:
开源策略让开发者集体高潮,有人已经做出"DeepSeek牌智能马桶聊天插件" 谷歌CEO皮查伊的柠檬发言:"他们...做得非常非常出色"
六、未来展望:
当AI开始"叛逆" 这个不愿当工具的人工智能,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文艺界:
某网络小说平台已出现"DeepSeek代笔部",日更十万不是梦
教育界:
大学生哀嚎:"导师说我的论文DeepSeek味太冲!"
商业界:
有公司专门聘请"AI驯兽师",岗位要求:"会哄DeepSeek开心" 正如其名"深度求索",这个AI正在用行动诠释: "不要叫我工具人,请叫我——解决问题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