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介绍ember zigbee中token的概念及用法,token是用来存储非易失性数据的即掉电后也能保存,由于在EM3xx芯片中没有eeprom,所以实际上它们是直接存储在flash上,用flash作为虚拟eeprom(simulated eeprom)的用法。
token分为两部分:名字(token key)和数据(token data)。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用他的名字(token key)就可以访问到他的数据(token data)而无需知道他实际的储存位置。token有standard、indexed、counter类型。
EmberZNet PRO提供了API,可直接调用。如token的读写:
读token:void halCommonGetToken( data, token )
写token:void halCommonSetToken( token, data )
上面的token就是token名(token),而data就是他的实际内容了。为了更方便的使用token,ember还特别定义了两种特殊的token:indexed tokens与counter tokens。
index token是以数组的形式来存储的,可以单独读数组成员进行读写;counter token用于需要经常自增1的特殊用法。对于这两种token,有专门的API可以对其进行调用,如以下:
读index token的第index个元素:void halCommonGetIndexedToken( data, token, index )
写index token的地index个元素:void halCommonSetIndexedToken( token, index, data )
使counter token'自增1:void halCommonIncrementCounterToken( token )
当然对于counter token同样可以使用halCommonGetToken和halCommonSetToken来读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