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hawk_bootloader简介

这篇博客介绍了Pixhawk硬件使用STM32芯片,特别是Cortex M3的三种启动方式,并提到了向量表偏移量寄存器(VTOR)在其中的作用。内容包括Pixhawk的固件更新流程和fmu板的系统进程入口函数nsh_main。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ixhawk Bootloader引导过程简介

自己结合网络上的资源总结的内容,有不对的地方请及时指出,有侵权的请指出!

QQ:4862879


Pixhawk硬件使用STM32的芯片,

Cortex M3的内核有三种启动方式,其分别是:

      A.通过boot引脚设置可以将中断向量表定位于SRAM区,即起始地址为0x2000000,同时复位后PC指针位于0x2000000处;
      B.通过boot引脚设置可以将中断向量表定位于FLASH区,即起始地址为0x8000000,同时复位后PC指针位于0x8000000处;
     C.通过boot引脚设置可以将中断向量表定位于内置Bootloader区,
M3单片机复位后,从0x00000000取栈指针(SP),从0x00000004取复位向量(PC),有了栈指针和复位向量后,单片机就按照正常流程运行了,单片机启动默认先运行BootLoader,所以默认的中断向量表位置是BootLoader的中断向量表。

Cortex-M3单片机有一个管理中断向量表的寄存器,叫做向量表偏移量寄存器(VTOR)(地址:0xE000_ED08)。具体可以看看截图:

### 关于Pixhawk V6 Bootloader的技术信息 对于Pixhawk V6引导加载程序而言,其技术基础建立在前几代产品之上,并引入了一些新的特性来提升性能和可靠性。具体来说: - **硬件兼容性**:V6版本的引导加载器针对特定型号进行了优化,确保与最新的处理器架构完全匹配[^2]。 - **安全机制增强**: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被安装,在启动过程中加入了额外的安全验证步骤,这有助于保护设备免受恶意攻击的影响[^1]。 - **固件升级流程改进**:通过集成更高效的通信协议以及简化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完成固件更新操作。例如,利用QGroundControl这样的地面站工具来进行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下的固件刷新工作[^3]。 当遇到与Pixhawk V6 Bootloader有关的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排查: #### 故障排除指南 如果发现无法成功进入Bootloader模式,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 USB接口连接不良或是驱动未正确安装; - 开发板上的跳线帽配置不当; - 存储介质(如SD卡)存在读写错误; 尝试按照官方文档说明调整相应设置,并确认所有外部配件均处于良好状态后再重新测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因为所使用的编程环境不支持当前目标平台而导致编译失败等问题发生。此时建议参照开源社区提供的资源库链接获取适用于该版本的源码文件并依照指示进行本地构建[^4]。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PX4/Bootloader.git cd Bootloader make px4_fmu_v6_defaul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