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CIA
1.ISO七层模型作用:
1.更利于标准化--降低层次之间的关联性
2.每一层都在下层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2.ISO七层模型构成:
应用层:
需要应用程序接受人类传递的参数命令---人机交互的窗口
表示层:
统一编码格式将数据转换为二进制
会话层:
建立维护和断开一次主机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通讯
传输层:
实现端到端的传输—实现应用到应用之间的传输---区分进
程(应用)和服务
利用传输层地址
端口号
实现应用之间的区分
端口号数量 65536
取值范围 0-65535 实际范围1-65535
1-1023范围的端口号称为知名端口号(著名端口号)
网络层:
利用
IP
地址进行
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
-利用MAC地址进行物理寻址---控制物理层
物理层:
处理和电信号
3.如何获取目标服务器IP地址
1.已知目标IP地址直接获取
2.通过DNS协议获取
3.通过程序访问获取
4.通过广播访问
4.TCP/IP模型和ISO七层模型的区别

1.封装与解封装
PDU---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数据—数据报文
传输层—数据段
网络层—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物理层—比特流
1.数据封装过程

2.数据解封装过程


3.协议
1.OSPF协议:跨四层封装的协议--可以提升数据包转发效率
利用协议字段区分上层协议
2.STP协议:
生成树协议跨三四层进行封装
3.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4.数据转发
路由器转发:
当一个数据包来到路由器路由器会根据自身的路由表
查看数据包中的目标
IP
地址进行转发,如果存在记录则直接转发,如果没
有记录则直接丢弃
交换机转发:
首先收到数据帧之后,需要基于接受该数据帧的接口和数据
帧中源MAC地址信息,记录对应关系到MAC地址表中,之后根据数据帧
中的目标MAC进行转发,一旦存在记录则直接单播转发(只从某一个记
录的接口发出),如果没有记录或者,的mac是全FF则洪范——除了接
收该数据帧的接口外,想剩下所有接口复制转发一份该数据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