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
1 持久化
持久化是将程序数据在持久状态和瞬时状态间转换的机制。通俗的讲,就是瞬时数据(比如内存中的数据,是不能永久保存的)持久化为持久数据(比如持久化至数据库中,能够长久保存)。
持久化技术相关实现:
hibernate jpa ibatis jdo toplink
持久化是为了解决“数据可以保存更长周期”的问题。
如:数据在内存中时,是短周期的,因为内存释放了,数据就没了。
为了可以让数据保存更长周期,可以考虑将数据存入到数据库,或者将数据写到txt文件,或者将数据写到光盘,这样的话数据的保存周期就变得更长更持久了。
孙卫琴写的《精通Hibernate:Java对象持久化技术详解》中,看到如下的解释,感觉还是比较完整的。摘抄如下:
狭义的理解: “持久化”仅仅指把域对象永久保存到数据库中;广义的理解,“持久化”包括和数据库相关的各种操作。
● 保存:把域对象永久保存到数据库。
● 更新:更新数据库中域对象的状态。
● 删除:从数据库中删除一个域对象。
● 加载:根据特定的OID,把一个域对象从数据库加载到内存。
● 查询:根据特定的查询条件,把符合查询条件的一个或多个域对象从数据库加载内在存中。
2 orm框架
对象关系映射(英语:(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或O/RM,或O/R mapping),是一种程序技术,用于实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里不同类型系统的数据之间的转换。
orm是一种解决面向对象与关系数据库餐在的互不匹配的现象的技术。orm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将程序中的对象自动赤计划到数据库中。简单来说就是把对象如user中id name age和数据库中的字段通过某种方式映射起来。
有人说orm框架使用起来方便是因为对jdbc的封装。什么是jdbc呢?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java数据库连接)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 API,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它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
通过使用jdbc点击打开链接后,我们发现1 每次要做重复而且没有必要的工作,而这些重复工作是可以抽离出来的。2 通过jdbc获取的结果,需要自己再去组装,如获得某个用户的信息时,获得查询的结果后还要手动把id name age组装到user对象中。异常的封装等等。。。。。。
流行的orm介绍:hibernate Enitiy EJB ibatis tplink......
3 数据连接 数据源
数据源是指数据库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库或者数据库服务器。
不管通过何种持久化技术,都必须通过数据连接访问数据库,在Spring中,数据连接是通过数据源获得的。
数据连接:
访问特定数据库所需要的信息的集合。该集合包括数据源名称和登录信息。数据连接存储在工程中,当用户执行需要访问数据库的操作时这些连接被激活。例如,SQL Server 数据库的数据连接由数据库的名称、数据库所驻留于的服务器的位置、用于访问该服务器的网络信息以及用户 ID 和密码组成。
数据连接方式汇总:http://www.cnblogs.com/sandea/p/4213538.html 直连(使用java.sql API)或数据源连接;
4 数据库相关中间件收录集
http://blog.youkuaiyun.com/u013256816/article/details/52769297
5 mycat 不得不说的缘分